新华社成都电 “太感谢警察同志了!专门为我这个老头子跑腿办事!”日前,记者在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采访时,身患残疾的老人李再荣拉着记者的手,激动地说起唐昌派出所战旗警务室的民警为他上门送户口的事。
不久前,李再荣坐着轮椅,来到战旗警务室为女儿一家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由于办理需要一定周期,当天无法取件。两天后,民警雍飞主动将办好的户口送到了10多公里外的老人家中。
战旗村是一个面积仅2.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805人的川西小村。2018年以来,一所集党务、警务、事务、服务于一体的战旗警务室的建立,让警务服务深度嵌入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35岁的雍飞是战旗警务室的两位社区民警之一,过去在城区派出所从事刑侦工作的他,在2018年通过公开招警来到战旗村。“和刑侦工作单纯打击违法犯罪相比,社区民警直接面对的是老百姓,更需要讲究工作方法。而我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和村民们交朋友,了解村情。”
来到战旗村后,雍飞还有了一个新角色——战旗村党总支副书记。“过去的职责主要是打击违法犯罪,相对单一。现在要全面参与村里的治理工作。”去年,战旗村里丢了一辆车。“放在过去,民警需要做的就是追回被盗车辆、加强防范教育,现在需要和大伙一起想办法,改进村里的车辆管理方式。”雍飞说。
在过去,社区警务室长期见不到人、做不了事,沦为“摆设”的情况不少。为了让战旗警务室真正“活起来”,郫都区公安分局将矛盾纠纷调处、治安防范宣传、基础信息采集、公安业务办理、安全隐患排除、便民利民服务6种功能集于一室,同时将交管、出入境等业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战旗大妈”“火花卫士”“青春志愿者”“农夫守护队”“横山摩的联防队”……漫步唐昌镇,到处可见这些社会力量参与巡防,与民警共同守望平安。辅警、网格员、综治巡防队员随时待命,一张覆盖广、触角深、反应快的“一警多员”的人防网在唐昌镇建立起来。通过这样的专群联动,非警务警情得到分流。
2019年上半年,司法、行政、人民“三调”融合的“阳光联调网络”将95%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唐昌镇内,实现了“矛盾不上交”,社区治安防控工作也实现了由公安“包办”到部门联动,公安“独唱”到大家“合唱”。
2018年,战旗村获“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殊荣,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80%,2019年上半年连续6个月保持“零发案”。
作为成都市的“明星镇”,如今唐昌镇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得如火如荼,今年上半年游客数量高达200万人次,发案却持续保持下降趋势,未发生一起恶性案件、重大安全事故。这背后,是郫都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枫桥式派出所”为乡村振兴贡献的一份力量。(记者吴光于、李力可)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