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19年上半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监测)信息。监测结果显示,2019年上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稳定向好。
据了解,今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计划进行了再次调整,扩大监测范围,完善随机抽样程序,加大“三前”(食用农产品从种植养殖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抽样比例以及增加畜禽和水产品禁用药物参数等,监测工作科学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增强。
上半年共监测31个省(区、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共235个大中城市的1027个蔬菜、163个水果和76个茶叶生产基地、828辆蔬菜和126辆水果运输车、331个屠宰场、347个养殖场、1449辆(个)水产品运输车或暂养池、2069个农产品批发(农贸)市场,抽检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等5大类产品108个品种,监测农兽药残留和非法添加物参数130项,抽检样品21312个。抽检总体合格率为97.2%(按照2018年同口径统计,总体合格率为97.6%,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其中,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和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7.3%、94.1%、98.3%、98.3%和95.7%(按照2018年同口径统计,畜禽产品和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9.3%和97.3%)。畜产品“瘦肉精”抽检合格率为99.9%。
从监测品种看,抽检的82种蔬菜中瓜类、甘蓝类、食用菌和根菜类蔬菜监测合格率较高,分别为99.7%、99.6%、99.3%和98.9%,茄果类、白菜类、葱蒜类、绿叶菜类、薯芋类蔬菜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7.7%、96.7%、96.2%、94.9%、94.4%。抽检的6种畜禽产品中,猪肝和羊肉全部合格,猪肉、牛肉、禽肉和禽蛋的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9.7%、99.1%、97.8%和94.6%。抽检的14种大宗养殖水产品中鳙鱼全部合格,鲢鱼、鲤鱼和草鱼抽检合格率相对较高,分别为99.5%、99.2%和99.1%;罗非鱼、鲫鱼、对虾、鳜鱼和鳊鱼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8.2%、98.1%、96.2%、94.8%和93.8%。
农业农村部已将监测结果通报各地,对监测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督办,要求地方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有针对性地跟进开展监督抽查,依法查处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单位。继续深入开展禽蛋禁用药物、牛羊肉“瘦肉精”、水产品兽药残留及非法投入品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大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力度,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安全用药宣传培训,加大规范用药指导,严格落实安全间隔期和休药期规定,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底线,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