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医生”的暑运“烤”验

2019年08月04日10:2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原标题:“飞机医生”的暑运“烤”验

▲邹东霖(左)和同事对飞机发动机进行检查(8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雷嘉兴 摄

新华社南宁8月3日电(记者 陈一帆)民航业内,有这么一群人,负责飞机的日常保养、维修、更换配件等工作,被称为“飞机工程师”“飞机医生”“航班守护神”,他们就是平凡而不平庸的机务小哥。

邹东霖是广西北部湾航空维修工程部飞机维修中心二车间的一名飞机维修机械员,今年是他入行的第三个年头。

时值民航暑运高峰期,客运量大幅增长,每一架飞机的安全都不容忽视。邹东霖戴着手套,手持一份航后例行检查工卡,严格按照步骤检查飞机周身及内部零件的情况,以确认飞机外形和功能完好。从前到后,从外到里,每确认一项,他比出“OK”的手势,并在工卡上打钩签名。

“我们的例行工作就是对飞机进行维护和故障处理。”邹东霖说,暑运期间飞机飞行时间增长,零件磨损率和故障率增高,他们的工作量也随之剧增。

夏日的炎热对机务人员是一种考验,一般停机坪的气温能达到40多摄氏度,机务人员需要穿着厚厚的工作服在停机坪工作。特殊情况下,他们甚至需要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进入机身内部检修。

“每次检修完,都像洗过澡一样,大汗淋漓。”邹东霖笑着说。

与时间赛跑是“飞机医生”的工作常态。白天,飞机在机场过站一般停留60分钟至70分钟,留给机务人员检修的时间只有不到30分钟。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排除故障,确认飞机外形完好、功能正常。

在邹东霖眼里,飞机机务这个群体没有常规的作息时间,没有固定的休息日。2018年除夕夜,邹东霖还坚守在岗位上。当他送走当天最后一班飞机,却发现这趟飞机的终点站刚好是自己的老家哈尔滨。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飞机维修中心二车间有“老带新、传帮带”的传统。每一名机务人员初到车间,都会得到资深技术员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

邹东霖的师傅杨志,是广西北部湾航空维修工程部飞机维修中心经理。入行9年,杨志将自己的维修技术和经验倾囊相授,遇到任何问题,他都为徒弟们一一详细讲解。

“对于我们来说,头顶烈日,挥汗如雨,都是家常便饭。”杨志说,他们必须认真完成每一次检查、保养与维护,保障千千万万航班平安起降。

(责编:梁秋坪、岳弘彬)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