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四川篇】
本报成都7月30日电 四川省GDP首次在半年报中突破2万亿元——四川省政府新闻办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四川GDP达到20517.2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
四川省统计局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熊建中表示,总体来看,上半年四川省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好于年初预期目标。
此前,在北京举行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表示,我们要切实做好稳增长工作,保持适当增长速度,这对于相对后发展、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结构调整,不光看增长速度,还要看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坚持以创新培育动能,坚持以协调增添后劲,坚持以绿色夯实本底,坚持以开放拓展空间,坚持以共享释放红利,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谱写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四川有科研院所270家,普通高校126所、在校大学生156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40多万人,创新创业活力迸发。2018年,全省新增专利授权量8.7万多件,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首次突破千亿元,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了两个百分点。
四川提出加快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作为全省“主干”的成都,在加速发展的同时,还与省内其他市州积极互动,引领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干支联动、竞相发展局面正在加快形成。
四川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扎实担负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责任,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8年,全省87个国考断面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同比上升了14.9个百分点,沱江16个国考断面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同比上升了56.3个百分点。
四川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战略,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今年1至5月,四川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增长了11.7%,与东盟国家的进出口增长了21.7%,与欧洲国家的进出口增长了46%,四川从典型的内陆腹地,走到了开放前沿。
四川努力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人口已从2013年的625万减少至2018年底的71万,平均每年减少110多万,贫困发生率从9.6%下降到1.1%,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记者李晓东、周洪双)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