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第一】第一部国产电子计算机

2019年07月28日21:56  来源:央视网
 
原标题:【新中国的第一】第一部国产电子计算机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在山东曲阜师范大学保存着一件在新中国计算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物品,它,就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部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新中国的第一系列节目,今天(7月28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部计算机。

1

  这就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部电子计算机——103机。它体积庞大,仅主机部分就有好几个大型机柜,占地达40平方米。它十分精密,在它的机体内有近四千个半导体锗二极管和八百个电子管。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国制定了“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并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敏锐地意识到计算机的发展前景广阔,便提出要自主研制我国的电子计算机。

2

  1956年,国家成立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科研人员开始对计算机技术快速地消化吸收。国营738厂用时8个月,完成了第一部计算机的制造工作。1958年8月1日,这部计算机完成了四条指令的运行,宣告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的诞生。虽然起初该机的运算速度仅有每秒30次,但它也成为我国计算技术这门学科建立的标志。

  103机研制成功后一年多,104机问世,运算速度提升到每秒1万次。1964年,第一部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的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119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提升到每秒5万次。随后我国计算机的研发不断加速和升级,并创造着更多的第一。1973年,我国第一部百万次集成电路大型计算机150机研制成功。紧接着1983年,我国第一部每秒运算亿次级计算机“银河一号”问世,它将我国带入了研制巨型机国家的行列。

3

  几十年来,中国的计算机从无到有,从跟随到走在世界最前沿。在今年6月17日公布的最新一期全球超算500强榜单中,中国以拥有219台超级计算机继续蝉联全球拥有超算数量最多的国家。

(责编:曹昆)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