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讲好新时代精彩故事

2019年07月25日08:23  来源:光明日报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河南篇】

“在大河之南,有一片神奇的平原,这里诞生过河图玉版,这里演绎过周易小篆;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有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萦绕在人们的心间……”

一首《让世界倾听河南》,道出了河南一亿多人的心声。历史上的河南,演绎了很多精彩的故事;壮丽70年,古老中原焕发新生机,更是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好故事。

“中原大地是一片热土,有数不清的出彩河南人。新中国成立后,焦裕禄精神影响了几代人,每当走到焦桐下,都会令人肃然起敬;每当看到焦裕禄坐过的那把藤椅,就会让人深受震撼;红旗渠每年都吸引着众多人前来参观学习,寻找精神动力。这些宝贵精神财富,铸就了出彩河南人的鲜亮底色。”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说,今天的河南,有讲不完的出彩故事。去年一年河南就有117人入选“中国好人榜”;“最美教师”李芳在关键时刻以血肉之躯阻挡失控车辆,保护了学生;16.5万名淅川移民舍弃小家守护绿水青山;瑞贝卡从一个游走于乡间“找头发换针”的货郎摊,一步步成长为发制品国际一线品牌;“好想你”把一颗大枣打造成了“网红”食品,做成了大产业;“无中生有”打造出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1210”跨境电商监管模式被广泛复制推广;高标准规划、高品位建设的郑州新区,一张蓝图绘到底,短短十几年平地崛起一座现代化国际新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三农大省,河南的决策者一直在调研、思考、推动。

今年6月28日,在河南省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召开了一个名为“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河南的实践”的专题宣介会。王国生给大家讲了3个故事:一个是河南郏县种粮大户郭亚培靠科技种田的故事,一个是栾川县重渡沟搞生态旅游的故事,还有一个是确山县农民制造中国80%手工制高档提琴的故事。这3个故事,分别对应了如何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实质是河南如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问题。

中原大地,千里沃野,河南在中国农业版图中地位极重,“三农”在河南全局工作中的分量同样也是极重的。王国生以分享3个小故事的方式,传达的信号十分明显:河南必须把“三农”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地位上,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担起来,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认真书写在中原大地上,努力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优秀的河南答卷。(记者 王胜昔 崔志坚 丁艳 章正)    

(责编:实习生(张佳妍)、刘融)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