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惠及十三亿人口的世界最大的医疗保障网,国家有关部门近年来持续推进医疗改革,重点解决百姓就医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
家住河北张家口宣化区的韩吉龙最近觉得胸闷胸痛,儿子韩鹏带他来北京做了支架手术。这次的就医经历让韩鹏有很多的想不到。
韩鹏告诉记者,这是他带父亲第二次来北京做心脏支架手术。韩鹏形容这一次的住院感受是既省心又省钱。父亲只住了四天院,各种花费都大幅减少了。
韩鹏这次感受到的真金白银的实惠,得益于2018年国家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整合为城乡居民医保。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此后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持续加速,两保合一后,无论是农村居民还是城镇居民,都享受同样的筹资水平、报销目录、报销比例。韩鹏的父亲是农村户口受益很大,因为新农合的报销目录扩大了两倍,转诊到大医院也可以享受到医保报销了,加上近几年来国家不断提高大病医保报销的比例,因此这次的花费大大低于韩鹏的预期。与此同时,2017年8月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现了全国联网,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达到18000多家,已经有230多万群众与韩鹏一样因此受益。
进口抗癌药药价高、百姓承受不起,成为困扰许多癌症患者治疗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国家通过抗癌药医保准入谈判,先后将30多种抗癌药纳入到医保的目录,最高降幅达71%。去年,国家实行进口药品零关税,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11个城市组织国家药品集中采购,25个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2%。一系列举措让药价持续降低,北京肿瘤患者焦女士每次化疗需要用4-5支贝伐单抗,一支5000多元,去年贝伐单抗下降到每支2000元,并且医保报销。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府兜底的医疗保障机制,今年上半年,全国贫困患者医疗费用个人平均自付比例控制在10%左右。最近,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未来将会有更多救命救急的药品被纳入到医保报销目录中,保障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药,让这张承载着13亿人的安全网稳稳兜住百姓的健康与幸福。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