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借据 |
湖南省汝城县档案馆内,收藏着一张借据。虽已残破不堪,但其中的字迹铿锵有力,至今仍清晰可辨。
“今借到胡四德伯伯稻榖壹佰零伍担牲猪叁头重量伍佰零叁斤鸡拾贰只重量肆拾贰斤。此据。”
落款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叶祖令。
这是一张85年前的红军借据。
1934年10月29日至11月13日,中央红军第一、第三、第五、第八、第九等军团,加中央纵队,共计八万六千余人,分五路进入汝城多个乡镇。11月6日,红军队伍抵达延寿,当地瑶族百姓搞不清队伍身份,加上之前国民党的污蔑宣传,百姓便赶着自家牲畜,扛起稻谷,到山谷躲避。
“百姓发现这支队伍军纪律严明,不在农户家住宿,只是在村祠堂和学校旁自扎草棚,便回到寨里。”官亨村党支部书记胡炳灯讲述自己打小听到的故事。
胡四德和红军战士有过短暂接触,得知红军缺粮,便和族人商议,筹集了105担稻谷、3头生猪、12只鸡,送到红军司务长叶祖令处。
“正当红军在延寿境内休整之际,敌人追了上来,三面夹击红军后勤部队。”汝城县党史研究室主任傅选林讲述。在战斗中,瑶民们做担架、抬伤兵、疗伤员,搬来柴火和木炭,帮红军取暖、煮饭。经过苦战,部队顺利通过延寿。
“临走时,叶祖令在宗祠旁找到了胡四德。”胡炳灯说。叶祖令满脸愧疚地说,现在红军筹款非常困难,一时拿不出钱还您,探手从左胸褡布里拿出一张土纸,对照所收的粮食和牲畜数量,蘸笔写起借据来,之后盖上自己印章,将借据交给胡四德。“等革命胜利了,一定给您兑现。”
红军撤退后,11月14日,敌军进入延寿。为了安全,胡四德没有告诉任何人,将借据装进一个铁盒里,不向外人透露半点风声,直到去世。
1996年春天,胡四德的孙子胡运海,砌建新灶时,在自家墙上发现了锈迹斑斑的铁盒,藏着的正是这张红军借据。
发现借据后,胡运海拒绝了香港收藏商的高价收买,将借据上报给政府。1997年5月17日,当地政府按照当时的价格,向胡家后人胡运海兑现了1.5万元。胡运海将其中1万元捐献给村学校。
这种借据复印件也在“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沙洲村的革命纪念馆里展出。“一张票据,不仅凝聚着浓浓的军民鱼水情,更凝聚着瑶族同胞对共产党的信赖。”解说员朱淑华说。
沙洲村村外有一条河,名曰滁水。滁水奔流,不舍昼夜,见证了这段感人故事的发生,也见证了红军精神在一代一代的传承。
![]() |
汝城县延寿瑶族乡官亨村党支部书记胡炳灯在胡氏祠堂向记者介绍一张借据故事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