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条被子”故事被改编成小戏。6月27日,当地送戏下乡到沙洲村。
湖南省汝城县文明乡沙洲村,村外有一条河,名曰滁水;河上一座桥,名曰“望军桥”。
滁水奔流,不舍昼夜,见证了一段广为传诵感动中国的故事;望军桥则载起一段“半条被子”的军民深情。
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生前闲暇时,就会到河边村口张望。她在等3位当年的女红军,一直等到1991年,老人去世。
1934年10月29日至11月13日,中央红军主力部队突破国民党第二道封锁线后,途经汝城,在文明乡进行了长征以来首次较长时间的休整。其中,中央红军总卫生部设在沙洲村。
3位女战士在徐解秀家借宿了3天。4位女同志盖着一块烂棉絮和唯一一条行军被。
3天后,3位女红军随部队出发。临走时,她们要将被子留给徐解秀一家。徐解秀执意不要。一位女红军用剪刀把被子剪成两半,留下半条给徐解秀,说等革命胜利了,会给她送一条被子来。
徐解秀的曾孙女向记者们讲述“半条被子”故事
由于没有留下姓名,或者三位女战士在长征途中牺牲,至此,杳无音信。但徐解秀老人一直在村口等待。后来,条件好了后,当地政府在村口的渡口处修建了一座桥。
在汝城县,像“半条被子”这样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史料记载,当时十几天的修整,汝城县12万人中,为红军挑担、带路、作掩护等拥军的就有15000余人。
如今,徐解秀老人家中近300年的祖宅依旧矗立,青苔爬上了墙基,青砖已经斑驳,徐解秀老人家中也先后走出了5位革命军人。
让徐解秀老人子孙欣慰的是,在党的领导下,沙洲村日子越来越红火。至2018年底,沙洲村全面脱贫,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的4000多元,提高到去年的12000多元。
2019年3月,中央红军曾在此修整的汝城县,也脱贫摘下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