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平壤6月19日电 通讯:中朝旅游合作方兴未艾
新华社记者江亚平 程大雨 刘艳霞
这是朝鲜马息岭滑雪场的正门(2019年2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程大雨摄
在朝韩两国交界的板门店朝方一侧,记者见到不少中国游客,他们在三八线附近拍照留念,眺望对面的韩方一侧。
“我对朝鲜有着特殊的感情。现在退休了,终于有机会来朝鲜旅游,并且专程到板门店参观,总算实现了我的愿望。”来自北京的退休工程师李先生对记者说。
如今,每天有数百名中国游客从辽宁丹东跨过鸭绿江大桥,乘火车或大巴进入朝鲜,欣赏朝鲜的秀美江山和人文古迹,探访与志愿军有关的景点。
这是在朝鲜马息岭滑雪场,一名滑雪教练在教授学员(2019年2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程大雨摄
朝鲜的知名景点有平壤市区的金日成广场、万寿台纪念碑和凯旋门,以及板门店以及妙香山、金刚山和马息岭滑雪场等。
据一家中国旅行社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家旅行社每年平均要接送3000多人来朝鲜旅游,旅游内容包括文化体育交流、青少年夏令营、研学以及以红色旅游为特色的观光等。去年3月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对中国进行非正式访问以来,对朝旅游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来朝进行文化体育交流和商务考察的人员越来越多,朝鲜的酒店、导游等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据了解,每年到朝鲜旅游和访问的中国人有近20万。谈及来朝旅游的感受时,大多数中国游客都对朝方提供的宾馆、导游、车辆、景点服务以及餐饮服务感到满意。
这是从朝鲜马息岭滑雪场的索道缆车上俯瞰滑雪场(2019年2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程大雨摄
“朝鲜街道干净整洁、秩序井然,导游的素质也很高,尤其是朝鲜美食让我胃口大开,烤肉、冷面和泡菜让我难以忘怀。”吉林省的王女士说。
旅游业每年为朝鲜带来可观的外汇收入,备受朝鲜政府重视。平壤观光大学教师韩雪香告诉记者,该校设有导游、经营学以及远程教育三个系,开设了中文、英文、俄文、旅游开发、旅游经营等专业。全校有1000多名在校生,每年有200多名毕业生进入朝鲜各个旅游部门工作。
这是朝鲜开城历史遗迹中的善竹桥(2019年3月5日摄)。 新华社记者程大雨摄
她说,朝鲜从春季开始进入旅游旺季,每天有约1000名游客进入朝鲜,其中约70%来自中国,中文导游需求持续增加。平壤观光大学的中文课已成为该校主要课程,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学习中文的学生占在校生的一半以上。
朝鲜一家旅行社的导游对记者表示,朝鲜旅游部门正在努力改善相关设施,开发更多更好的旅游产品,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中国游客的需要,促进朝鲜旅游市场的繁荣。
这是朝鲜著名古刹——妙香山普贤寺的景象(2019年4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程大雨摄
两国旅游业者一致认为,中朝旅游部门合作是中朝民间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潜力巨大。相信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即将对朝鲜进行的国事访问,将促进两国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合作,中朝旅游业也将迎来更广阔天地。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