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这个油菜花给小镇带来了哪些挣钱机会?

2019年04月16日10:05  来源:工人日报
 
原标题:重庆这个油菜花给小镇带来了哪些挣钱机会?

  重庆潼南区崇龛镇油菜花节,仅门票收入就达400多万元,还带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

  油菜花给小镇带来了哪些挣钱机会?

  重庆潼南区崇龛镇汪坝村的唐跃富,在油菜花景区的特色农产品摊区里,摆了一个小摊卖鸭蛋。从3月至今,1个月的时间就收入1万多元。

  “还不是靠油菜花吸引来旅游的人,否则哪里能卖这么多哟!”4月10日,老唐笑呵呵地对记者说。而这些鸭蛋,都是他自己家养的鸭生的。看准了油菜花带来的游客需求,他家养殖了3000余只蛋鸭,所产下的鸭蛋,基本上卖出去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数万亩的油菜“花海”已经从日前的金黄转绿,但旅客还是成群结队。该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徐勇告诉记者说,油菜花节已经办了12届。第一届油菜花节时,全镇总共种植有5万亩油菜。如今通过调整,将油菜种植面积减少到3万亩。虽然面积少了,但由于是集中成片种植,把大地都染成了一片金色。而且通过科学的栽种,花期也延长了10天以上,观赏游玩的价值更高了。今年油菜花节最多的一天涌来了10多万游客。

  负责景区经营的潼南区旅游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莫金龙称,本届油菜花节,总共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门票收入400多万元。“其实,这3万亩油菜花带来的经济效益,远不止这几百万元的门票收入。”他说。

  据莫金龙介绍,在油菜花景区里,有不少农民都围绕油菜花带来的游客需求,经营起以农特产品为主的小摊,从事第三产业。据不完全统计,景区内的这类小摊有350余个。而这些小摊上卖的商品,多数都是农民自己生产的。

  “从上一辈人开始,我们这里就种油菜。可在以前,种油菜的收入就是油菜籽,1亩地产200来斤,也就值几百元钱。”崇龛镇明月社区的杨林说,自从利用油菜花搞起了旅游,这花就比油菜籽值钱了。

  “比如,我就扯点家门口的油菜花编成花环,卖给那些游客中的妹儿,一个就能卖好几元钱。”她说,一届油菜花节下来,比得上在外面打工好几个月赚的钱。

  据介绍,潼南利用远近闻名的油菜花资源,已经建成了面积达14.7平方公里的3A级旅游景区,目前正在努力创建4A级景区。景区工作人员称,今年由旅行社组织来的旅游团特别多。最多的时候,一天就接待了158个由旅行社组织来的旅游团。

  “从这朵油菜花上,我看到了这田野上的致富希望。”以前在深圳的工厂、建筑工地打工返乡创业的谢中余说,从游客吃饭上看到了商机。于是,他找亲朋好友借了10万元钱,在自家原有的地基上盖起了两层小楼,把农家乐经营范围逐步扩大,不仅接待餐饮,还接待住宿。如今,这家农家乐被重庆市乡村酒店评定委员会评为三星级乡村酒店。

  记者发现,不少来景区游玩的游客,在离开时都提着一袋旅游商品,里面装着沃柑、柠檬、蜂蜜、花生等。

  “这是我们景区旅游商品的标配。”莫金龙说,来游玩的游客,多数走时都会买一袋这样的特色农产品。镇里的柠檬加工、玫瑰花深加工等,也开始发展起来了。仅用油菜籽加工菜油的小作坊就差不多有10家。目前,加工的工艺也在提升。比如重庆汇农农业有限公司,加工菜油的年产值就已超过2000万元,目前正在引进冷榨新工艺和设备,提升菜油的质量。

  潼南区委书记曾菁华对记者说,当油菜花的价值体现出来,并形成每年有百余万游客的强大市场后,潼南又围绕赏花游客的需求,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把农业与第二产业的农产品加工产业相融合,使农产品增值不说,也有了就地销售的市场,迅速形成真正的、有效益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延伸产业链,最终实现了1+1+1>3。(记者 李国)

(责编:冯粒、袁勃)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