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60亿元,涉及面积约108平方公里,各类河道118条、总长309公里;
重点实施污染源治理、水绿文化提升、污水处理工程,先治标、后治本,最终实现标本兼治;
项目建设分为水质改善、生态修复和提升保持三个阶段。
治水,盐城再续新篇章。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着力打造水城绿都形象要求,盐城市正式打响市区第Ⅲ防洪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战役,确保年底消除黑臭水体。
盐城素有“百河之城”美称。市区第Ⅲ防洪区水环境治理工程,不只是盐城市全力打造“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水城绿都的又一重大民生工程,更是践行“两海两绿”新路径、建设生态宜居新盐城的重要举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该项目列为2019年度“两重一实”重点工程项目,这既承载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内藏着市委、市政府对绿色发展理念认识的深化。
保证“水清”:年底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千百年来,盐城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更因水而文明。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盐城的水体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一些河道,甚至出现了水质浑浊、发黑发臭现象。
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立市”战略,围绕“263”行动部署,落实“水十条”文件精神,大力推行“河长制”,一河一策开展黑臭水体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启动水环境治理。2016年以来,投入资金6亿多元,完成了总长62公里的21条黑臭水体整治,清淤疏浚约65万立方米,新建各类污水管道60多公里,水体黑臭现象得到初步控制,有效改善了城市水环境。
治水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课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此次启动的第Ⅲ防洪区东至通榆河,北至新越河、新洋港,西至大马沟,南至小新河、三墩港,涵盖盐城市区亭湖区、盐都区、城南新区等三个区属,是市区的核心区。
地处核心,涉及面广,工程投资大,社会关注度高。为加快市区第Ⅲ防洪区水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市里决定采用PPP模式推进这个项目,并于1月份通过招标确定了社会资本方并签署了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建处副处长华茂根介绍,中标方是中交集团上海航道局牵头的联合体,其他成员单位包括中设设计集团、中交一航院、光大水务公司,监理单位有盐城市监理有限公司、江苏伟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和江苏创盛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根据设计,市区第Ⅲ防洪区水环境治理工程总投资估算超过60亿元,计划新建污水管道170公里,雨污分流管道406公里,维修管道41公里,新建污水泵站2座,污水处理厂扩能5万立方米,闸站增加流量52立方米/秒,河道底泥清淤和处置74万方。
坚持以“治污控源、引水入城、清淤疏浚、活水入园、人水和谐”为抓手,按照先治标、后治本,标本兼治原则,大力推进黑臭水体整治,计划2019年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同步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序推进雨污分流改造,逐步收集初期雨水,提高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率。市区第Ⅲ防洪区水环境治理工程项目总工程师叶向荣表示,2020年实现第Ⅲ防洪区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2021年开始重点巩固整治效果,通过运维管理,进一步提升河道水质,打造“岸绿景美、人水相亲”的湿地水城绿都。
实现“水活”:区域内118条河道全面连通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
盐城河网密布、河流纵横、蜿蜒曲折。然而,内河之间多阻隔,加之地势平坦,河道之间往往互不相通,容易形成“死水”,这样的难题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
全面启动的市区第Ⅲ防洪区水环境治理工程项目突破传统治水方式,将按照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智慧协同治理的新思路,采用“全流域统筹、全过程控制、全目标考核”的创新治理模式,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进行全周期管控。
据介绍,市区第Ⅲ防洪区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的水利工程将对市区河道进行全流域综合治理,围绕彻底解决内河“一潭死水”现象,实施水系连通工程、闸站工程和活水工程,让城市内河水系“活起来”。
“我们会把118条河道中必要打通的河道连起来。”工作人员摊开设计方案说,对于“死水”河道直接开挖打通,对于涵管太小的河道则扩大涵管断面,对于河道处有桥洞的断面就直接建一座桥,“贯通全线河道,让水‘活起来’。”
水清了,还要流起来、活起来!第Ⅲ防洪区水环境治理工程同步实施“活水工程”。
“要让水真正流动起来,要么有地势高差,要么引来动力水。整个盐城市区地势平坦、没有坡度,很难通过高低差畅通水流。”华茂根对“活水工程”方案成竹在胸,“通过实地勘察、论证研究,我们将从盐龙湖那修建管道到达防洪区内部,直接从水源地向市区河道补给优质水源,这样能够激活市区河道流水。”
不仅如此,在完善优化活水调度方案中,盐城市还将建设东线通榆河至串场河730米活水管道,完成大马沟、小新河、通榆河沿线12座外围闸站建设,完成串场河沿线跃进河、盐塘河等5座内部闸站主体工程建设。
“活水工程”离不开闸站建设。在闸站建设中,盐城市引入智慧水务,通过大数据监测有效管理城市水系。这次市区第Ⅲ防洪区水环境治理工程的一个亮点是在区域内闸站中选择1300多个点位,安装监测监控设备,监测各河段的水量、水质、水温、流速等指标,实现自动化控制。
打造“水美”:建设生态湿地修复城市水系
水,能给一个地方带来灵气;河,可以增加一个城市的动感。巴黎的塞纳河、伦敦的泰晤士河、上海的黄浦江、南通的濠河……从国际国内大都市到中小城市,许多城市都围绕水做文章,以此打造风景线,提升城市品位。
市区第Ⅲ防洪区水环境治理工程,在完成区域水环境治理的水质改善之外,对水系的生态修复和提升保持是更为重要的内容。叶向荣介绍,经过清淤、管网、闸站等基础设施的完备,整个城市污水聚集的容量必然增多,“这就要求现有的污水处理厂有更大的能力来处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扩建城南污水处理厂,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
“随着国家对水质要求的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水不能直接排放,对于排出的尾水,将建一个尾水湿地。”叶向荣解释,这个尾水湿地就像家里的过滤器,通过直径大小不一的块石、卵石,尾水流过慢慢过滤之后,就可以自然排放。
除了尾水湿地,在水生态工程中,盐城市还将推出一系列举措帮助河道修复生态。“我们将在118条河道中,选取主要河道和有反复黑臭风险的河道建立生态湿地,构筑水生动植物,吸收河底淤泥。”叶向荣说,“同时安装曝气设备,就像家庭鱼缸中那样的设备,增加市区河道流水的含氧量,让河中淤泥通过动植物的新陈代谢直接消耗掉,不断修复城市内河水系,提升和保持市区河道水质。”
河中碧波荡漾,岸边垂柳依依;河滨绿树掩映,花团锦簇,蝶舞翩翩,鸟鸣啾啾……在老盐城人的记忆里,河里穿行的轻舟、扑腾的鸬鹚、摇曳的芦苇、捞不完的鱼虾,有石桥、廊棚、粉墙、黛瓦,这些无不透出盐城特有的水乡气息。
要想美,先治水。随着市区第Ⅲ防洪区水环境治理工程全面推进,水绿盐城建设跃上新台阶,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和谐宜居的现代化新盐城在未来的不远处正向我们款款走来。(记者 郑岁寒 陈和洲 祁佳)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