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企业办事人员使用自助机办理人证核验。 舒抒 摄 |
位于宜山路、虹桥路路口的这处“黄金点位”成为服务企业和居民办事的“新地标”,包括378个法人事项和56个自然人事项在内,总计434个“一网通办”事项都能在此办理。在非工作时段只要刷一下身份证,就能随时进入办理点办事
新春首个工作日,位于宜山路8号的徐家汇商圈“一网通办”24小时自助办理点也迎来试运营首日。2月11日起,徐汇区企业和居民想要办理工商、社保、税务等相关政务服务又多了个新去处,办理点内4台24小时开放的自助办理机可随时办理434项“一网通办”事项,位于徐家汇商圈的企业“足不出圈”,就能感受“家门口、指尖上、一体化”的服务体验。
试运营首日记者来到服务点,早上11时不到,已经有多位企业人员前来办事查询。上海晨鹤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印弘彬告诉记者,自己与同事前来办理企业经营范围变更。在现场值班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他首先点击了自助办理机屏幕上的“一网通办”端口,而后逐一点击“设立变更”,输入企业名称后勾选“自助办理”菜单,选择企业性质后,点击“下一步”就立刻出现所需的材料清单。“有备而来”的他向记者展示了手中一叠纸质材料,在自助机上刷取身份证后,这些材料经过扫描均顺利完成提交,待工商部门线上审核后,经营范围变更就能立即生效。“同原先在窗口递交材料的用时差不多,但是能少跑很多路。”
去年11月,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完成“2.0版升级”。新设的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让不少企业和市民“叫好”,但也有企业更进一步建议,一些高频办理事项能否在“家门口”就完成,不用去行政服务中心排队。这一需求在位于徐家汇商圈核心区域的徐家汇街道更为明显。街道办事处主任林竞君告诉记者,徐家汇街道现有各类经济主体9000余家,占徐汇全区企业总数1/4以上,绝大多数企业集中在商圈内。如何让这些“圈内企业”办事更方便,让白领“不用请假也能办事”,成为不仅是街道更是徐汇区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圈”的新目标。
于是经过1个多月的筹备,位于宜山路、虹桥路路口的这处“黄金点位”成为服务企业和居民办事的“新地标”,包括378个法人事项和56个自然人事项在内,总计434个“一网通办”事项都能在此办理。同区行政服务中心的自助办理机一样,在非工作时段只要刷一下身份证,就能随时进入办理点办事。
此外,徐家汇街道还专门增设了“现场讲解排片表”,来自税务、市场监管、人社、商务委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将轮流值班,为前来办事的市民现场讲解新政策。如眼下不少白领觉得有些“烧脑”的个人所得税抵扣政策就能得到现场解答,还能通过自助服务机随时进行查询。
老百姓大药房连锁(上海)有限公司医保业务负责人罗磊和财务黄静,也是赶在受理点试运行首日来“尝鲜”的企业代表。当天她们前来为新设门店办理企业名称预核准,经过现场社工指导,查询得知只要再向市工商局上传一份授权书即可办理,于是通过自助扫描完成了递交。
更令两人意外的是,徐家汇街道专门设立了“代办员”制度,由街道帮助企业向区行政服务中心递交必须的纸质材料,同时“捎回”核准通知、营业执照等纸质文件,企业办事员只需前往街道服务点就能拿回材料,真正实现了“不出商圈办成事”的愿望。(记者 舒抒)
来源:解放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