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高层动态

河北张北县德胜村——

“愁疙瘩”变“金豆豆” 农光互补收入增(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来自贫困乡村的精准脱贫故事)

本报记者  张志锋  曹树林
2019年02月09日05:3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脱贫攻坚的火车头就是党支部。

  派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这些举措都有了,关键是要夯实,发挥实效。

  ——习近平 

  

  严冬时节,河北省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人的心里却热乎乎的。

  村党支部书记叶润兵沿着逼仄的梯子,下到村里的马铃薯储藏窖。眼下行情不错,看着村民有说有笑地分拣微型薯,他悬了一年的心总算落地,一脸皱纹乐开了花。

  “越是困难的时候,党支部越要发挥堡垒作用,带领群众打赢硬仗。”让叶润兵颇感欣慰的是,德胜村马铃薯产业经历一次市场“寒流”考验,正渐渐回暖,成为更加稳健的脱贫致富产业。

  干群同心劲头足

  “多为群众做实事,把乡亲们的事情办好”

  2017年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张北县,踏着皑皑白雪,到德胜村看望贫困户。在与村干部交流时,总书记指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脱贫攻坚的火车头就是党支部。派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这些举措都有了,关键是要夯实,发挥实效。

  总书记离开德胜村的第二天,叶润兵找来党员、村民代表,聚在村党支部,合计接下来怎么干。

  “送钱送物,不如建个好党支部。”“要像总书记要求的那样,使党支部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为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多为群众做实事,把乡亲们的事情办好。”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火朝天。

  德胜村共有443户,2013年时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2户。叶润兵说:“过去每户种一两亩马铃薯,小打小闹,收入不稳。”怎样发展壮大这个脱贫产业?叶润兵和党支部一班人,每每想起总书记的嘱托,就睡不踏实。

  微型薯是马铃薯原种,前些年种一个大棚收入一万多元,不少村民羡慕。但建一个大棚需要两万元,许多农户吃不消。

  关键时候就看党支部。叶润兵也是德胜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琢磨,依托合作社建微型薯产业基地,帮着群众闯新路。

  开春以后,合作社利用村党支部争取的扶贫项目资金,建起280个大棚。每个未脱贫的贫困户免费领种一个,剩下的出租经营。

  多数村民以前没种过大棚微型薯,没有时老盼着,等真有了,一些人心里也打鼓。为消除村民顾虑,党员刘桂荣等带头种。她是技术能手,不管谁家遇到麻烦,打个电话就赶到。叶润兵带着支委成员跑县里市里,引进两家专业公司,负责提供瓶苗、免费技术服务等。

  支部搭台,群众“唱戏”。徐海成领种了一个大棚,一口气又从其他村民手里租来5个大棚。“总书记在俺家开过座谈会,俺更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人勤地不懒,那年徐海成共收了90多万粒微型薯。微型薯一般次年春天上市,当年开市时形势不错。看着堆成小山一样的“金豆豆”,徐海成心里暖烘烘。

  可市场却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2018年春,随着全国各地微型薯大量集中上市,市场价格走低。加上第一年种的产品不过硬,最低时每粒不到0.1元。守着一堆“愁疙瘩”,徐海成心里凉飕飕。

  “马铃薯是最有效的增收产业,得想办法帮群众闯过眼下的难关。”那段时间,叶润兵经常整夜睡不好。

  在县里支持下,合作社挑起担子,委托引进的一家种业公司,以每粒0.17元托底收购产业基地的微型薯,高于生产成本。徐海成的90多万粒微型薯有了婆家,全村共2400万粒“金豆豆”找到出路。

  徐海成说:“要不是村干部、合作社帮忙,损失就大了。”

  大棚种植富路开

  “村支书和党员致富能手为咱办实事,咱们肯定拥护”

  摔一跤,爬起来,走得更稳。

  走出那轮行情风波后,为更好地控制市场风险,德胜村党支部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把小舢板联成大船队,一起闯海”。村里引进的张北聚合农业开发公司,对德胜村首批50个大棚微型薯实行订单收购,每粒0.3元。 

  驻村第一书记李志军找到北京一家农业公司,对德胜村200亩商品薯实行订单收购,每斤托底0.58元,随市场价就高不就低。2018年9月,马铃薯旺销时市场价每斤才0.4元左右,该公司以订单价共收购400多吨。

  前不久,村合作社为马铃薯注册商标,拿到绿色认证,开通了电商平台。叶润兵笑呵呵地说:“‘德胜’就是金字招牌,前几天网店试营业,样品一下子就被抢光了。”

  认准产业的潜力,2018年,徐海成扩大规模,在本村承包11个大棚种微型薯,“有村党支部当主心骨,还有合作社和专业公司保驾护航,咱农民心里不慌。”

  2018年12月12日上午,德胜村马铃薯储藏窖,这里也是当地有名的交易中心。外面零下十几摄氏度,德胜村马铃薯储藏窖里却温暖如春,几名妇女正在帮村民陆金龙分拣微型薯。

  在村党支部和合作社带动下,陆金龙自建8个大棚种微型薯。“2017年平均每棚产出7万多粒。2018年换了新品种,平均每棚产10万多粒。”陆金龙咧嘴笑了,“公司订单收购,价钱比上年好,每个棚能赚一万多元。”

  种植大户叶润芳也是高产大户,她边分拣边说:“过去小打小闹,靠亲戚朋友卖一点。现在有村党支部的致富能手带头,还有专业公司收购,敢把规模做大了。”

  2018年,德胜村多数村民熟练掌握了种植技术,合作社建的280个大棚,可望每棚增收一万多元。

  不久前,德胜村党支部换届,叶润兵高票连任支书,支委成员增加了4名,多了致富带头人。种植户胡晓林说:“村支书和党员致富能手为咱办实事,咱们肯定拥护!”

  “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关键是选好‘领头雁’,建强党支部。”张北县委书记郝富国说,这次换届后,全县村“两委”成员中,有致富带头人744名。

  念好持续增收经

  “带领大伙奔小康,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暖阳照在张北草原,一排排光伏板和马铃薯大棚成为一道风景。

  那年,习近平总书记看了德胜村的光伏电站和马铃薯产业,为村民算了脱贫账。两年来,德胜村人在党支部带领下,发展多种产业,不辜负总书记殷切期望。

  “2018年种了两个大棚微型薯,收入两万多元;另外种了13亩商品薯,还有甜菜、莜麦,毛收入共两万多元;打工挣了一万元;光伏用地流转金6000元。总收入5万多元。”村民陆金旺一笔一笔捋,两个孩子上学要花3万多元,日常花费1万多元。基本够花,还有余头。“种微型薯还是好,省工赚得多。村干部、合作社都帮衬,日子会越过越好。”

  陆金旺的家境在德胜村属中等,收支情况有代表性。除了马铃薯,德胜村党支部结合实际,带领群众发展光伏发电、甜菜种植等,拓宽增收门路。

  张北太阳能资源丰富。德胜村党支部和来自河北省工信厅的驻村第一书记,争取多方支持,建起两个村级光伏电站,种下“铁杆庄稼”。2017年,两座光伏电站收入62万元。

  如今张北全县村级电站发展到174个,收益覆盖全部贫困人口。德胜村新引进一个大型农光互补项目,集中流转荒草地、荒滩地2640亩,每亩每年流转金400元。徐学海流转了8亩,每年有稳定的租金收入。

  目前,德胜村仅剩1户2人未脱贫。叶润兵说:“全村脱贫只是第一步,我们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带领大伙奔小康,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延伸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持续不懈发力,加快补齐贫困地区这个短板。牢牢坚持精准二字,实施动态管理,既要说清楚有多少人脱了贫,又要说清楚怎么脱的贫。坚持志智双扶,因地制宜培育2000个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加大资源整合和政策倾斜力度,支持10个深度贫困县和206个深度贫困村实施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全力以赴攻克坚中之坚、贫中之贫。夯实脱贫攻坚的组织保障,推广承德市“脱贫攻坚党旗红”经验,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选派2.2万名干部驻村帮扶,组织32.5万名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


  《 人民日报 》( 2019年02月09日 01 版)

(责编:冯粒、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