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黄打非节前发力 查缴非法出版物150余万件

2019年02月01日21:47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人民网北京2月1日电  据中国扫黄打非网消息,今年1月以来,各地“扫黄打非”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第三十二次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早谋划早行动,迅速组织开展春节前文化市场环境专项整治,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深入清查文化市场、净化网络,成功查获了一大批案件,取得良好工作开局,为人民群众营造了健康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欢乐祥和的新春节日氛围。

各地“扫黄打非”办公室会同公安、网信、文化执法、民宗、城市管理、市场监管、海关、邮政等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对各类文化经营场所、印刷复制企业、校园及周边出版物市场进行集中清查;对网络文化环境进行整治清理,持续开展学习类移动应用程序专项整治、网络生态空间治理等专项行动;部署对海关进出境、邮政快递、物流运输、仓储等重点环节加强监管,全面清理排查各类文化风险、有害文化产品及安全隐患等问题。

通过开展整治,各地查缴了一大批淫秽色情、侵权盗版等图书、音像制品,以及非法报刊、非法出版的挂历年画等;查删拦截了一大批网上低俗色情、暴力恐怖等有害信息,及时处置一批违法违规网站、应用程序及账号,有力净化了网上环境。

据初步统计,1月份,全国共查缴非法出版物150余万件。其中,北京市文化执法部门近期根据举报线索,捣毁6处储存窝点,查获盗版图书70多万册;天津查获侵权盗版及非法光盘50余万张,查获盗印金庸作品11余万册。江苏省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13万件,包括泰州在物流站点一次性查获非法出版物2500余册,关闭不法网站1000多个,下架违法违规学习类、社交类APP 1500多个。上海市查删拦截有害信息3.1万余条,处置各类违法违规账号7871个。湖北省关闭41家淫秽色情网站,删除各类有害信息4万余条。江西省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7000余件,清理“翼校通”“校讯通”“作业盒子”等违规学习类APP 15个。

工作中,各地大力查办“扫黄打非”案件,高开高打,强力推进,坚决维护人民群众文化权益。据统计,1月份,全国共查办各类案件1000余起,其中刑事案件110余起。如江苏省查办“作业神助手”非法学习类APP案、无锡“粉丝社区”论坛网站及公众号网络侵犯著作权案等案件27起,其中泰州某影视网站侵犯著作权案,查获涉案侵权影视作品2万多部。河南省查办“1˙22”长葛侵权盗版出版物案等案件37起。湖南长沙成功查获一起涉及全国多地的假冒学术期刊案,涉案金额800余万元。湖北省成功查办武汉江汉区“海底捞”火锅店电视播放淫秽视频案、黄陂区“1.10”印制发行侵权盗版出版物案2起刑事案件。天津文化执法部门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41家文化经营单位予以行政处罚,涉及营业性演出活动、电影院、出版物经营单位、印刷复制企业以及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等领域,其中2起涉及重大侵权盗版问题的案件移交公安机关刑事立案。重庆市文化执法部门立案查处相关案件42件,对文化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保持高压态势。江西南昌查办某网络公司违规经营网络游戏案,作出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陕西查办行政案件19起,刑事案件立案3起。陕西咸阳成功侦破“1.02”网络贩卖淫秽物品牟利案,查获淫秽视频4千余部。上海市对媒体曝光的某中学寒假作业出现“黄段子”事件快速处置,查明图书制作、印刷和销售环节,扣押全部涉案非法出版物,对涉案的图书公司、印刷公司等3家公司进行调查,坚决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责任。浙江杭州查办一起擅自从事出版物发行业务案,查获涉案《金庸作品集》等非法出版物3万余册。甘肃省对临夏广河“3·05”制作贩卖非法出版物案等2起案件作出终审判决,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同志表示,专项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扫黄打非”部门还将继续努力。春节期间,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将安排值守。各界群众若发现涉黄涉非违法行为,可通过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举报电话12390或中国扫黄打非网举报,一起参与“扫黄打非”,共同维护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责编:岳弘彬、曹昆)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