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历史终结论”破产

2019年01月08日12:35  来源:参考消息网
 

  上世纪80年代末,美籍日裔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提出了所谓“历史终结论”,把冷战结束看作“历史终结”。

  然而,中国的飞速发展已经证明,源于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终结论”存在严重误判。

  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讲话指出,我国的实践向世界说明了一个道理: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

  可以说,中国用事实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宣告了各国最终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

  2014年2月17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丁一凡看来,福山所提出“历史终结论”的问题在于,其相信世界只是线性的发展方向,相信历史确实“终结”。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即使在西方国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怀疑,社会发展道路是不是只有福山总结的一条路——所谓“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

  事实上,就在福山提出所谓“历史终结论”后,美国的现实也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党派政治愈加严重,政治极端化倾向明显加强。在此背景下,福山终于在后来的另一篇文章中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他得出结论:美国的民主正在衰败。

  正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国际政经形势变化以及其连带效应,进一步引发了西方社会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对西方民主的广泛质疑与反思。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和国际舆论也越来越关注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以及其所蕴含的重要理念、重大意义。

  丁一凡指出,在福山宣布人类历史“终结”以后,中国并未按照其思路发展。而在进入21世纪以后,当西方经济陷入停滞之际,却惟有中国“一枝独秀”。这一事实提醒更多人去思考:如果中国的管理模式、政治模式乃至国家治理不具备优越性,这种发展的成就如何实现?

  可以说,正是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探索,中国已经逐渐形成适应时代趋势、符合时代要求的国家治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是慢慢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管理方式:既学习了别人的长处,又挖掘自己的历史经验。这种综合体系又与现代生活、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从而组建了一套非常独特的、有自己特色的国家治理方式。

  丁一凡说:“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的经验就是一定要按自己的实践去摸索,去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千万不能信别人给你开的各种各样的‘药方’。”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12月12日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所说: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

  中国,正在自己开辟的道路上,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责编:白宇)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