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

2018年12月29日08:04  来源:光明日报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联组会议,围绕审议国务院关于财政医疗卫生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栗战书委员长参加审议和询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主持会议。常委会委员和全国人大专委会委员吕薇、蔡玲、徐延豪、尹中卿、冯忠华、李锐、蒋立虹、庄毓敏、包信和,全国人大代表甘楚林、王江滨,围绕怎样评价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相关工作进展,去年1.4万多亿元医疗卫生领域财政投入资金主要投向哪些方面,公立医院改革措施、困难和下一步打算,针对骗保事件计划采取哪些措施,如何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在加强疫苗管理、有效防止问题疫苗事件发生方面有何举措,如何推进中医药传承发展等提出询问。

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和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应询。

栗战书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和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做了大量工作。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指示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实施绩效考核,提高财政医疗卫生资金使用效益,沿着党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持续发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

栗战书强调,党中央对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职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政策实施效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认真总结财政资金监督工作经验,进一步探索健全程序、创新方式方法、形成工作机制,进一步丰富监督形式、拓展监督内容、强化跟踪问效,加强人大对支出预算和政策的审查监督,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切实发挥好人大监督职能作用。

孙春兰表示,新一届政府持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为深化医改提供了保障。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降低虚高药价为突破口,推进“三医联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加强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艾滋病等防治,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管理和改革并重,统筹做好医疗、医保、医药等改革,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曹建明、张春贤、沈跃跃、吉炳轩、艾力更·依明巴海、万鄂湘、陈竺、王东明、白玛赤林、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武维华,秘书长杨振武出席会议。(记者刘华东、靳昊)

(责编:丁涛、袁勃)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