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县对中央和省委规定置若罔闻,仍继续建设紫林山国家森林公园高尔夫球场;三都自治县委原书记梁嘉庚热衷形象工程,劳民伤财……”今年,一场以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为主要内容的专项警示教育展在贵州省、市、县三级巡回开展,共展出420余场次,观展对象主要是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领导干部,达4.7万余人次。其中,大部分案件是省委巡视29个贫困县时发现。当看到本县的类似问题被曝光后,一些县委书记、县长当场就脸红了,马上安排整改。
用足巡视成果,助力脱贫攻坚。在贵州,处处可见巡视监督“护民生、促脱贫”的生动案例。
今年以来,贵州省委把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巡察作为重中之重,优先谋划、优先推进,制定《巡视巡察脱贫攻坚主要问题清单》,聚焦49条主要问题,探索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巡视巡察。
“对‘最硬的骨头’先‘下手’,帮助脱贫任务最重的地方早发现和纠正问题、早赢得主动,同时警示督促其他地方举一反三、自查整改,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形成强大推动力。”贵州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工作安排上,先对全省24个深度贫困县、20个极贫乡镇、2760个深度贫困村,以及2016年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排名靠后的5个县开展巡视。
目前,省委实现了对全省66个贫困县巡视全覆盖。已发现和推动解决扶贫领域问题563个,收到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671条,涉及693人。市、县两级党委已完成对450个贫困乡镇、3464个贫困村以及与扶贫工作密切相关部门的专项巡察,共发现和推动解决扶贫领域问题5722个,涉及1920人。
巡视发现,从江县委原书记张广渊作为深度贫困县的脱贫攻坚战“主帅”,对脱贫攻坚工作公开发表不当言论,严重贻误脱贫攻坚事业。相关问题线索移交省纪委监委后,张广渊被严肃查处,在全省形成强大震慑。
巡视发现,一些村干部失德成“村霸”,仗势欺人、横行乡里、盘剥民众,群众反映强烈。相关问题线索移交有关部门后,被群众私下称为“朱霸王”“龙霸王”的沿河县捷克村原主任朱恩海、纳雍县大坡村原大队长龙德江等人纷纷被严肃查处。案发地方以案为鉴、深化整改,从思想、责任、制度等角度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管理,着力解决村级党组织软弱、人心涣散等问题。
“脱贫攻坚战打到哪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发生在哪里,巡视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随着一大批问题被发现和解决,贵州巡视利剑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在群众身边越擦越亮、愈显锋芒。(贵州省纪委监委)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