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1979年,改革开放的探索者、招商局集团原常务副董事长袁庚创办培育了我国第一个外向型工业园区——“蛇口工业区”,并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代口号,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提供了先行先试的宝贵经验。
1949年,时任两广纵队炮兵团团长的袁庚曾率团解放了包括三门岛、大铲岛、蛇口等周边地区在内的珠江口沿海岛屿。50年代的广东,经济发展与香港相差无几,许多香港人甚至来内地就业,可到了70年代末,香港经济腾飞,内地却经济萧条,人民贫困。1979年1月31日,袁庚和交通部副部长彭德清向国务院汇报在广东建立蛇口工业区的设想,当即得到批准。
招商局集团原常务副董事长 袁庚:要办一个工业区,要建立一些工厂,引进一些外资,就是土地非常便宜,劳动力非常廉价、充裕,而香港呢有资金、有技术,有一套发展工业的管理办法。
此后,炸山填海、修路建港,招商引资,“蛇口爆破”成为了“改革开放第一声炮响”,很快这里建成了中国最开放的“工业区”,企业和人才纷涌而入,两年多时间,蛇口的企业已超过百家,一片海涂沙滩顿时热闹非常。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下发文件,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创办特区,半个月后,广东省开始起草《特区条例》,希望能依法办事,依法参与国际交流。
广东省原省委书记 吴南生:这是社会主义以前没有的东西,没有立法我们不敢办,大家的意见要在全国人大通过才好,有些同志不太同意,说全国人大常委会从来没有讨论过地方的法规,那么广东省特区条例是广东省的,怎么能拿到全国人大来讨论呢?我就说特区是中国的特区,只是在广东办。所以叫广东特区,但是立法一定要在中国办,因为它是中国的特区。
在党中央的全力支持下,费时一年,条例十三易其稿,1980年8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特区条例》,这一天成为了中国经济特区的成立纪念日。
1981年,袁庚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振聋发聩的口号,此后,干部考评调配制度、劳务用工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陆续出台,不仅打破了人们的传统观念,更带来了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效率观和价值观。优厚的工资待遇和公正公平的市场管理制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蛇口。
原三洋电机厂塑胶厂厂长 罗沛:作为我们老百姓,我们来蛇口是来赚钱的,我们是来觅食的,我们是海鸥,蛇口这个地方很好,很吸引我们,所以我们很喜欢来到这里,建设我们的第二个故乡。
如今,四十年过去,新时代蛇口正积极投身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复制“蛇口模式”,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继承“向前走,莫回头”的精神遗产,以新的闯关实现新的建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