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朱文哲)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模型的展台吸引了大量参观者驻足观看。
“我国运载火箭发射的首个‘百发’用了37年的时间,第二个‘百发’用了8年,第三个‘百发’仅仅用了4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总体部总体室主任何巍兴奋地对记者说。据何巍介绍,截至目前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发射292次,其中改革开放后共发射286次。
11月14日,观众在观看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天宫号空间站等模型。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目前我国最大的运载火箭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火箭直径达5米,起飞重量可以达到860吨,最大推力在1000吨左右。“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首飞之前,我国运载火箭直径只有3.35米。”何巍说,“火箭直径由3.35米扩大到5米,虽然只是1.65米的提升,但背后却是广大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技术性跨越。”
“未来长征九号运载火箭将成为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它的直径将从5米扩大到9.5米,起飞重量将达到3000吨,最大推力将达到4000吨。”何巍说。
据何巍介绍,长征九号运载火箭将以载人月球探测、火星取样返回、大型空间设施建造等需求为目标,进一步支持我国未来的深空探测工作,推进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转变。目前长征九号运载火箭处于关键技术攻关及方案深化论证阶段,已经完成了9.5米整体锻环的研制工作,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的重大跨越,先后把载人飞船、月球探测器、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卫星等二百多颗国内外航天器成功送入太空。
“我国运载火箭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是与改革开放政策密不可分的。”何巍表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经济建设取得的成果使得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为我国航天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国家的应用需求也推进了航天事业的发展。
“勇于创新、吃透技术,在老一辈航天人‘奉献精神’的基础上不断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让越来越多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是我们新一代航天人的梦想。”何巍说。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