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征:少年负壮气 奋烈击征程

2018年11月26日11:47  来源:光明日报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新华社南昌11月25日电(记者熊家林)“郭征是一面旗帜,我每年都会带着孩子去祭拜烈士,学习他的革命精神。”江西省泰和县冠朝镇大冈村村民郭黎明说。

郭征像 新华社发

郭征,原名郭辉勉,1914年生于江西省泰和县冠朝乡楼居村一个贫农家庭。1923年入墩睦堂小学就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江西省泰和县的农民运动和革命武装斗争风起云涌。父亲郭尚球曾任沙村区大冈乡中共支部书记。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郭征加入儿童团,参加革命活动。

1930年7月,郭征到赣西南红军干部学校学习。同年10月到红十二军司令部当传令兵。193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传令班班长、团参谋、九军团司令部侦察通信科参谋。

1934年10月,郭征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完成任务积极坚决,遵义会议后,任九军团司令部侦察通信科科长。1937年1月参加抗大第二期学习。同年8月毕业后,任八路军一二○师侦察科科长,随军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在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一年的时间里,他随师部组织的地方工作团来到五寨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筹集粮款,组建抗日武装。先后任五寨城区自卫队队长、学生兵团参谋长。

1939年1月,郭征随一二○师主力到达冀中。同年2月,任独立第四支队第二团团长。4月,独立第四支队和七一五团编为一二○师独立一旅,郭征任参谋长。齐会战斗中,他和旅首长亲临前线指挥部队,击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取得歼灭日军700余人的重大胜利。在冀中八个月的时间里,郭征参加和指挥过大小战斗110多次,他始终战斗在最前线,沉着机智地指挥部队。

1939年9月25日上午,驻守在正定、无极、行唐和灵寿等地的1500余名日伪军,企图打开进攻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通路。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我军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经过三天两夜的激战,歼敌1200余人,只剩下残敌占据的最后一个高地。29日黄昏,我军向敌人发起了总攻,激战中,郭征胸部和头部中弹负伤,因伤势过重牺牲,年仅25岁。葬于河北省行唐县秦台村。1985年冬骨灰归葬故土。

1998年,中共泰和县委、泰和县人民政府将郭征烈士墓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于2005年拨款维修。

冠朝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郭瑞杰今年清明节和全班同学一起参与了扫墓。他说:“我当时把墓碑旁边的树叶都打扫干净了,郭征爷爷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会永远铭记他。”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26日 03版)

(责编:岳弘彬、曹昆)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