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公布山西太原、四川绵阳、陕西西安等3起案例

高敬

2018年11月17日14:47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公布山西太原、四川绵阳、陕西西安等3起案例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高敬)对10省份的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仍在进行中。16日,督察组向社会公开了3起典型案例。

  案例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禁煤“一刀切”,影响群众温暖过冬

  督察组在山西核查发现,太原市迎泽区在禁煤过程中,采用强制禁煤方式推行清洁取暖,无法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督察组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打着大气污染治理旗号却影响民生的“一刀切”行为。

  据督察组通报,迎泽区是太原市中心城区,辖区内的康乐片区现有400余户、1500余名居民,60岁以上老人300余名,属于待拆除改造区域。太原市迎泽区在不具备集中供热、“煤改气”的条件下,通过设置“康乐街片区环保检查工作办公室”,禁止燃煤进入社区。社区内一些居民舍不得长时间使用电暖气,就通过烧柴、烧废旧家具等进行采暖。督察组认为,群众面临挨冻局面,且当地空气污染并未得到遏制。

  督察组已要求当地加快整改,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案例二: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磷石膏堆场环境问题整改推进不力

  督察组通报,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指出了四川省部分区域磷石膏大量不规范堆存,严重污染水环境的问题。但11月8日,督察组现场检查发现,绵阳市安州区磷石膏堆场环境问题整改推进不力,工作进展缓慢,部分磷石膏堆场“三防”措施不到位,对长江二级支流干河子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督察发现,2014年安州区已制定方案,提出2018年底前消化完历史堆存磷石膏。但安州区相关工作一直进展缓慢,截至2018年10月,仍有约210万吨磷石膏堆存,近5年时间只减少约50万吨。

  2018年1至9月,干河子沿岸磷石膏堆场周边地下水和地表水总磷普遍超标,氟化物也不同程度存在超标情况。其中,2018年3月地下水总磷浓度最高超标11.1倍,2018年9月地下水氟化物浓度最高超标1.45倍。干河子两河口出境断面综合水质类别2016年为Ⅲ类,2017年下降为Ⅳ类,2018年1至9月下降为劣Ⅴ类,水质持续恶化。

  案例三:陕西省西安市皂河黑臭水体整治一盖了之,敷衍应对

  皂河是西安市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纳污河渠之一,形成黑臭的主因是长安区城市污水管网不健全,沿岸截污不彻底,大量生活污水直排。

  督察通报称,根据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意见反馈,今年5月30日,陕西省对外公开问题整改情况称,已完成皂河上游城市段污水截污管道工程。

  但此次“回头看”发现,皂河长安段九污上游1.21公里仍属黑臭水体,恶臭严重,群众反映强烈。长安区在未完成皂河上游截污工程的情况下,于2016至2017年间通过给1.21公里黑臭河道加盖的方式掩饰问题,把“看不见”作为整改措施,存在假装整改的问题。

  督察组指出,当地截污管道工程建设十分滞后,敷衍应付。同时,长安区皂河河道沿途诸多排污口存在生活污水直排问题,每天近8万吨生活污水进入河道。

  督察组还表示,这1.21公里河段为黑臭水体,达到重度黑臭级别。但西安市上报的自查材料中,均表示西安市不存在黑臭水体。黑臭水体排查上报弄虚作假,工作不严不实。

(责编:袁勃)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