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材料出政绩”没有市场

2018年10月10日08:1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原标题:让“材料出政绩”没有市场

  “为出新、出彩,挖空心思遣词造句,力求文字工整对仗,包装好看;过去的工作现在拿来说,或者‘将来时’变‘完成时’,反正成绩不够,材料来凑…… ”近日,有媒体调查指出,一些基层单位工作材料套路化严重,只有华丽的包装,没有多少“干货”,工作浮在面上、“材料出政绩”的形式主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

  “材料出政绩”在现实中有不少花样:一边“坚决贯彻执行”,一边会议、文件多如牛毛,一如既往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一边“重干货、轻包装”,一边东拼西凑汇报材料,照搬照抄经验材料;一边“抓实绩、重实干”,一边把想的当成干的、说的当成做的,甚至还没开始落实就已汇总材料上报……总之,在一些人眼中,工作不是看群众满意与否而是看领导看到与否,政绩不是靠干得多好而是靠写得多漂亮。

  “材料出政绩”问题,不少发生在基层。析其成因,不排除部分基层干部工作没做到位、心虚,挖空心思包装材料,应付检查,或是急功近利,为抓表现、引起领导关注、博取赞美特意对材料进行包装。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基层的形式主义,根源不在下面,而在上行下效”。不少基层干部反映,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人员吃紧,但有些上级部门制定下发的文件缺乏指导性,平时缺乏有效督促指导,年终只能靠编材料应付;有些检查考核只注重上报材料不看实际成效,惯于听听汇报、查查痕迹资料、走马观花调研走访,助长了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歪风。

  靠材料堆砌包装的“政绩”中看不中用,好比“绣花枕头一包草”,好看的是“面子”,伤害的却是“里子”。中央纪委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中,“单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做表面文章、过度留痕,缺乏实际行动和具体措施”是12类突出问题之一,必须下大力气进行整治。

  当前,脱贫攻坚“上马靠墙”,《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号角声声”,需要一大批求真务实、履职尽责的实干家,而不是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空想家。整治“材料出政绩”,不仅要自上而下树立求真务实的导向,也要对热衷于搞“材料出政绩”者给予惩戒,以儆效尤。新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针对“在上级检查、视察工作或者向上级汇报、报告工作时对应当报告的事项不报告或者不如实报告”“在上级检查、视察工作或者向上级汇报、报告工作时纵容、唆使、暗示、强迫下级说假话、报假情的”等情形,作出了明确的处分规定。让“材料出政绩”等习惯性造假者没有市场,“纪律之剑”可别闲着。(赵海碧)

(责编:丁涛、申亚欣)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