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白堽乡张密城村贫困户曹凤玉向笔者聊起了生活的变化:“这两年过得可‘得劲儿’了,多年前因为治疗癌症花了20多万元,家里穷得叮当响,真觉得过不下去了。现在有困难村干部就来帮忙,危房也改造了,看病吃药负担也轻了,村里还给安排了公益岗,我心里很满足。”曹凤玉话语中透出满满的幸福感。
围绕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濮阳市纪委监委紧盯基层干部腐败和作风问题、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和责任落实不力问题,精准监督,严肃执纪,强力问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濮阳市纪检监察机关成立60余个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督查巡访小组,变“上访”为“下访”,深入村庄、街道,发现问题、接受举报,共走访贫困户1.17万户次。台前县打渔陈镇尹那里村尹义荣多年无法办理的残疾证办好了,范县龙王庄镇张楼村苏贵君少领了6年的种粮补贴款到手了,南乐县杨村乡烟古屯村王改女家漏雨的房子改造了……一大批贫困群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得到了解决。
“我刚从银行把9000元危房改造款取出来,还没捂热,就被等在银行门口的村支书要走了2000元。”台前县吴坝镇西张村村民李学安气愤地说。该村党支部原书记谷克营因向两户村民索要共3000元危房改造款被严肃查处。
谁敢动扶贫“奶酪”,就让他付出代价。濮阳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弄虚作假、截留私分、优亲厚友、雁过拔毛、强占掠夺等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优先查办,快速受理、快速查处、快速反馈。去年以来,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26起,处理432人,移送司法机关14人,公开通报曝光47批次162起263人。
与此同时,为发挥扶贫领域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破解“屡查屡有”难题,濮阳市开展为期2个月的以案促改工作,全市公开通报扶贫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7类38起,组织全市基层党员干部开展警示教育,确保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工作作风发生实在转变,让贫困群众的生活更加“得劲儿”。(宗德超 张同乐)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