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我国现有8500万残疾人,从国家实施《残疾人康复服务“十三五”实施方案》以来,各地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逐渐完善残疾康复救助体系,康复服务正在覆盖越来越多的残疾人。
在杭州富阳区里山镇小学,7岁的听障儿童夏渟能够清晰的朗读课文。从小失聪的夏渟,2013年享受到国家贫困家庭聋儿抢救性康复项目资助,浙江残联给她进行了免费的人工耳蜗手术和康复训练。如今,夏渟顺利的进入了普通小学随班就读。
浙江针对残疾儿童采取发现一例、康复一例、保障一例的救助政策,0—6岁残疾儿童每人每年可以享受到2.4万元的康复补贴,基本实现了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据中国残联介绍,“十二五”期间,全国共有1300万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残疾人专门康复机构发展到7111家,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的县(市、区)达2956个,残疾人康复专业技术队伍达19.2万人。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65.6%。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制定的任务目标,到2020年底,我国80%持证残疾人和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将得到基本康复服务。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