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8月26日电 题:督查组暗访:贵州异地就医患者跑6趟还未能报销
新华社记者汪军
“你们医保参保是在哪里?”
“普定县白岩镇。”
“出院之后去报销一共跑了几趟?”
“6趟。”
“6趟都没有报销,什么原因呢?”
“说是缺证明。”
这是国务院第24督查组在贵州进行明查暗访过程中,同一位患者交流的关于医保报销的情况。督查组发现,贵州存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少、医保报销要求“奇葩证明”等问题。
8月25日,国务院第24督查组通过明查暗访方式对贵州省落实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问题进行了深入督查,实地走访了贵阳市多家三甲医院,查看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系统,用事先准备好的异地医保卡进行了刷卡检验,并到病房与多位异地就医患者进行交流。
之后,督查组针对问题线索进行了暗访核查,发现贵州省新农合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小、群众异地就医报销不方便,有的医保经办机构在群众报销时不一次性告知所需材料,并要求提供“奇葩证明”。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位患者因为“资料不齐、证明缺乏”,反复跑了6趟,一直未能报销。
督查人员经核查了解到,在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参加新农合、但常住在省会城市贵阳的张女士,今年5月至6月,因生育孩子在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住院,产生了一笔费用。
由于贵州省规定,新农合群众跨市州就医时,只有省级医疗机构才能直接结算,贵阳市妇幼保健院等市级医院不在直接结算范围,患者只好从贵阳回到参保地安顺市普定县报销,但在出院后的两个月内,患者或其家人前后跑了6趟未能报销。
国务院第24督查组在暗访过程中,将事情的经过进行了还原。
第一次,负责经办医保的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告诉他们,需要先办一张新农合的存折用于打报销款;办好存折后第二次去,又说缺一张张女士的证件照;照片弄好后第三次去,因为前两次办事的工作人员不在,值班的工作人员说不管这事,没有接收材料。
过程很曲折,报销路很长。第四次再去,虽然材料被接收了,但又告知他们缺一个“就医医院是否为医保定点”的证明;证明没开到,又去了第五次,这一次不仅没给报销,反而又要求开一个“就医医院是否为三甲医院”的证明。
督查组同当事人了解情况后得知,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认为“自己本来就是医保定点的三级甲等医院”,无需开具证明,也不会开具这样的证明。最后,患者又去医保经办机构问了一次,因为没有这两个证明,依然无法报销。
就这样,从6月25日到8月25日,患者张女士跑了两趟,张女士丈夫跑了1趟,张女士的妹妹跑了3趟,三个人前后共跑了6趟,两个月过去了,事情仍没有结果。
“没有严格落实异地直接结算的政策,没有履行一次性告知的义务,让患者前前后后跑了6趟,这是一起由于政策不落实而导致让群众报销难、反复跑路的典型问题。”国务院第24督查组副组长张相国说。
针对发现的问题,督查组督促相关方面抓紧整改落实,按照政策规定报销张女士的就医费用,并举一反三排查问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优化服务流程,改进工作作风,推动政策落地,真正惠及群众、减轻群众负担。
记者了解到,贵州省有关部门立即进行研究,提出了初步整改意见。此外,计划今年10月底前实现贵阳市、毕节市、铜仁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新农合异地就医即时结报,年底前实现全省各市州间新农合异地就医即时结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