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8月5日电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今年上半年,在其网站上,已有745起典型“四风”问题被公开通报曝光。梳理上半年各地通报数据可以看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没有松口气歇歇脚,仍以“扭住不放、寸步不让”的精神,从严查处各类“四风”问题。
“四风”顽疾树倒根存 不容放松
从已经公开的部分省区市最新通报来看,2018年上半年,多数省区市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数量呈上升趋势,这一方面体现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从严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的坚定决心,另一方面也说明铲除不良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2018年上半年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分布图(根据公开发布数据)
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类型上,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大办婚丧喜庆、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依然多发,这四类“老问题”占比超过70%,“吃喝玩乐”惯性仍然很强。
上半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情况(单位:起)
观察上半年各地曝光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1至6月,通报数量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第二季度,各地持续不断正风肃纪,曝光力度持续加大。
“四风”问题隐形变异 潜入地下
从各地通报的典型问题看,部分党员干部恶习难改,“四风”行为由明转暗、改头换面,衍生出种种“变异”。比如,公款聚餐,四处“游击”。利用隐秘场所、机关食堂、农家乐等搞奢靡享受。如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圪塔村村干部及部分党员、群众,违规使用村集体资金在农家乐聚餐。再如,公款旅游,明修暗度。假借考察、招商、培训等名义公款旅游,或公务出差期间擅自改变行程到景点观光旅游。如四川省泸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蒋东旭,借带队参加培训班学习之机,提前启程绕道到风景区旅游。
通报中屡屡出现的典型案例,说明当前“四风”问题表面上有所收敛,但一些改头换面、潜入地下的隐形变异“四风”问题仍然顽固存在、反复发作。
紧盯老问题 不放过新情况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查各类“四风”问题,扩大通报曝光范围,既紧盯老问题,又不放过新情况。
自今年3月起,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月报数据中,汇总表的“其他”项目内,出现了“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的条目,与前面“违规公款吃喝”相补充。这一问题类型的增加,与各地纠治“四风”实践中发现的一些党员干部向企业伸手,上演“不吃公款吃老板”闹剧等新问题新情况紧密相关。如广州市白云区京溪街道办事处副调研员孙秋官等人,应管理服务对象赖某邀请,前往惠州市某度假村住宿泡温泉、接受宴请。次日一行人还到赖某的农场饭堂用餐,并接受赖某赠送的蔬菜特产,就属于此类典型问题。
在全面从严治党覆盖每一个“神经末梢”的情况下,少数党员干部仍然心存侥幸、“顶风作案”,凸显出“四风”反弹压力犹存,对此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还是继续加强通报曝光,坚持违纪必究。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