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配餐、居家照护、住院陪护……互联网助力居家养老

2018年08月03日08: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原标题:长者配餐、居家照护、住院陪护……互联网助力居家养老

  原标题:互联网助力居家养老

  4月17日,在浙江省德清县乾元镇东郊社区居民家里,工作人员用湖州智慧社区APP为老人办理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服务。王正摄(人民视觉)

  接单,取餐,送餐……看上去,在广东省广州市工作的外卖小哥蒋峥每天的工作并无特别之处。但在广州市越秀区老人何婆婆的眼里,这位朴实热情的送餐小伙子却像是一位最亲近的街坊,平日里大事小情都可以找他帮忙。从外卖小哥到邻里亲人,这一变化背后体现着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养老”产业正在逐步兴起。

  送餐试点受称赞

  从去年9月开始,网络订餐平台“饿了么”在广州市越秀区、荔湾区街道展开试点,推行针对老年人的订餐服务,为部分无法到社区长者食堂用餐的老人送餐上门。据统计,接受服务的老人平均年龄为78.2岁,其中87.7%的老人行动不便。

  在这一服务推广之初,25岁的蒋峥刚好入职成为了一名外卖送餐员,便参与到了项目中。据了解,其他的送餐服务平均用时约为28分钟;而为老人们送餐,平均用时仅为8分钟。普通的送餐服务,餐到了送餐员就会离开,而为老人们送餐,送餐员在老人家中逗留时间是其他送餐服务的12.7倍。以蒋峥为例,他除了会风雨无阻地为老人们准时送午餐,还会进门陪着独居老人唠唠嗑,为身体不适的老人送上药品,偶尔碰到老人家中灯泡坏了,他还会帮老人换上新的。

  送餐的同时也送温暖,这就是老人们和送餐员们感情越来越深的原因。从去年9月初至今,此项订餐业务增长幅度为286%,越秀区建设街“互联网+长者配餐服务”更是荣获了广州街坊点赞榜十佳。

  居家养老有帮手

  在优质送餐服务的基础上,老人及其子女们还普遍期待着更多的养老服务能够互联网化,上门医疗、推拿护理等上门服务在老年人中也有着很大需求。在今年7月,“饿了么”试点推出了“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关注老年用户的健康。

  近日,在越秀区居住的张先生一家就体验了一次该服务。张先生70多岁的母亲刚做完手术从医院回家,恰巧张先生有急事要外出,无法照顾。于是,他在线下单了居家照护服务,包含15项基本生活照护和7项专项生活照护等,服务4个小时,花费168元。张先生告诉笔者:“项目中还包括心理沟通、术后陪护等,非常专业。”

  手机下单包括居家照护、住院陪护、关节康复、偏瘫康复等多个项目在内的上门服务,价格从158到248元不等。这些服务由专业的第三方进驻企业来提供。“饿了么”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上门服务的是送餐员,今后则可能会是心理专家、康复专家。

  广阔市场待开发

  已经有更多的企业瞄准了“互联网+居家养老”的市场。

  2017年我国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预计到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4.87亿的峰值,占总人口的34.9%。这意味着,将近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超过60岁的老年人。在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的环境下,市场投入养老服务业无疑是一个新的尝试,为养老服务新模式带来更加积极的探索。

  虽然当前中国老年健康服务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但随着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社会资本进入养老行业的积极性正在逐步提高,在未来,老年人将有更加多样而丰富的养老选择。

(责编:王梦媛(实习生)、申亚欣)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