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沿线行)破题多式联运:重庆果园港成为世界“中转站”
中新网重庆7月30日电 (王庆凯 刘相琳)重庆果园港是重庆市规划布局的现代化港口群中的主枢纽港,也是重庆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重要载体,果园港打通了重庆通达全球的多式联运经脉血络。
图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标志性工程重庆果园港。陈超 摄
中国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综合运输服务处副处长冯立光推算,现阶段,中国多式联运量占社会货运量的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降低全社会的物流总费用0.95个百分点,由此可以节约物流成本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
在新一轮发展机遇面前,中国各地都高度重视多式联运发展,谁能拿出解决方案,谁就能占据全球物流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节点地位。
果园港占地约6000亩,岸线2800米,计划总投资105亿元,按照“前港后园”功能布局进行规划设计,分为港口功能区、铁路功能区和仓储配套功能区,实现了港口、产业、物流三结合,助力重庆进一步扩大与内陆市场乃至“一带一路”国际市场在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合服务功能。
交通位置优越,果园港向东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联结长江经济带各港口城市群,再经太平洋面向亚太地区;果进港铁路专用线与主干线渝怀铁路相连,经团结村站,向西可直通中欧班列(重庆),面向中国西北及中亚、欧洲地区;向南可直通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面向中国南方沿海及东盟、南亚地区。
果园港港区拥有5000吨级泊位16个,设计年通过能力3000万吨,其中集装箱泊位10个,能力200万标箱;散货泊位3个,能力900万吨;商品汽车滚装泊位3个,能力100万辆。
目前,果园港已实现水水中转和铁水联运,成为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广西等周边地区外贸货物的中转港。如今运往四川、贵州各大钢厂的铁矿石、铬矿石、石油焦等大宗件散货,都选择在重庆果园港中转。
2017年12月28日,一列满载着来自重庆、华南、华东货物的中欧班列(重庆),首次从重庆果园港铁路专用线驶出,驶往德国杜伊斯堡。从此,果园港开启了西部地区首条直联长江经济带和中欧班列(重庆)的水铁国际联运战略通道,真正成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补上重庆距离出海口2400多公里的“短板”,助推重庆由内陆腹地变身开放前沿。
果园港多式联运的优势让物流成本降低明显,陕西钢铁集团从巴西、澳大利亚等四五个国家进口铁矿石经海运抵达中国沿海港口,直接装火车走陇海铁路运到汉中,全程物流成本大约是每吨240元。现在,进口矿石在沿海港口装卸后,经长江水运至果园港,经果园港进港铁路发往汉中,物流成本降至不足每吨200元。
重庆市一家商品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周瑭算了一笔账:按当前市场行情计算,走水路运输一吨货物每公里运费是0.02元-0.05元,走铁路则在0.12元-0.15元,公路运输均价在0.35元。
果园港通过提质、降本、增效,创新了多式联运的经营模式,打通了重庆通达全球的多式联运经脉血络。连接江海经济和陆地经济的果园港,正在发展成为全球物流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和国际枢纽。(完)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