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非外交彰显大国风范

2018年07月28日22:28  来源:光明网
 

作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非洲研究所 王磊

7月21日至24日,习近平主席开启了中国外交的“非洲时间”,相继对塞内加尔、卢旺达、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并于25日至27日出席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在回国途中,习近平主席过境毛里求斯并进行友好访问。

这是在新的历史环境下的一次重要出访,是习近平连任中国国家主席以来的首次访非之行,也是他五年中第四次对非洲进行访问。访问期间成果丰硕,中国与塞内加尔、卢旺达分别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宣布向南非新增投资147亿美元。此外,中国还与上述三国签署了内容丰富的合作协议。中国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对非交往,坚持从战略的高度看待和处理中非关系。可以说,在中国外交工作全局中,非洲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第一,非洲是全球经济增长新的一极,中非互相需要。21世纪以来,非洲经济增长明显提速,成为国际金融危机阴霾下的一抹亮色。非洲不仅是中国能矿资源的重点供应来源地,还将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承接区和人员、企业“走出去”的优先选择方向。未来数十年,随着非洲城市化进程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和中产消费阶层扩大,非洲市场、人力等对中国拥有巨大吸引力。同时,非洲也渴望把握住“中国机遇”,2015年非盟峰会通过的《2063年议程》及其第一个十年规划,将加速工业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列为首要目标,非洲正在努力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中国在工业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成熟的技术、性价比很高的装备以及充裕的资金,更有致力于支持非洲实现经济独立和自主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政治意愿。比如,经过不懈努力,“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在非洲多地开花结果,7月24日习近平主席和拉马福萨总统共同见证南非的北汽首款汽车下线,就是生动例证。

第二,非洲是中国政治上的天然伙伴,双方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卓有成效。当前,中非发展理念契合点、共同语言明显增多,中国发展和治国理政经验在非洲受到更多认同。不少非洲国家强调直接到华“取经”,每年来华访问的非洲外交团组大幅增加,南非等很多国家定期派遣执政党、政府高层官员来华学习交流,中非政治互信不断深化。7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拉马福萨总统时便指出,建交20年来,双方致力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始终风雨同舟、休戚与共,建立起真诚友好、相互信任、亲密无间的“同志加兄弟”关系。

第三,非洲对于中国成长为全球性大国具有重要意义。非洲有54个国家,占联合国的席位超过四分之一,近年来“联合自强”趋势不断加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常以“一个声音说话”,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一极。四十多年前,正是以非洲兄弟为主的中小国家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1990-2004年,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11次提出反华议案,中国得以连续挫败其图谋,非洲国家的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中非在发展议程、气候变化问题等重大国际事务上均保持着密切合作,双方互为相依。

近年来随着中国崛起势头强劲,世界都在关心“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西方一些无良政客散播“中国威胁论”、“中国在非洲搞债务陷阱”等不实之词。非洲是全球治理议题比较集中的地区,涉及难民、海盗、粮食危机、气候变化等多项内容,中国在非洲的作为将成为世界判断未来中国向何处去、如何发挥大国作用的重要风向标。由此,非洲可以成为中国引领全球治理、彰显中国风范、贡献中国方案的国际舞台。回顾历史、放眼全球,因为共同的历史遭遇、发展任务、战略利益和精神追求,中国始终将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作为对非交往的初心,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无论中国发展到哪一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将始终同非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永远做非洲的真诚朋友和可靠伙伴。我们可以期待,未来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将会更加紧密。

(责编:王吉全)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