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金山大学:与中国的科技合作见证两国科技教育合作的跨越式发展

2018年07月25日15:18  来源: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朱宛玲):金山大学是南非乃至非洲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也是南非科技研究的领头羊。近年来,南非与中国的不少重大科技合作项目都由金山大学具体实施。金山大学中国事务负责人杨燕女士近日与记者分享了金山大学与中国科技合作的情况。

截至目前,金山大学培养了大约700多名来自中国的毕业生,目前在册学生中有16名来自中国,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在工程和科学领域求学。此外,还有6名中国籍学者在金山大学任教。杨燕表示,今年是南中建交20周年,而金山大学在过去20年中与中国的科技合作也见证了南中科技教育合作的跨越式发展。

杨燕介绍说:“在建交后的10多年里,金山大学与中国的合作都是在双方关注的重点领域里的一些短期互访和交流。而过去5年来,两国科技部在一些领域积极探索,推动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共建实验室,为金山大学科研人员与学者同中国相关机构的深入合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目前,金山大学与中国高校在采矿、遥感、古人类古生物、能源、高能物理、光学、大数据、城市学科、健康医疗、传统医药等科技领域里都形成了由点及面的合作项目。杨燕特别介绍,按计划,金山大学将在今年下半年启动与中国矿业大学在北斗卫星应用领域的合作。

杨燕指出:“我校矿业研究所和中国矿业大学在科研人员互访交流长达5年之后,在2016年签订了双方《关于建立中非矿山空间地理信息国际合作实验室的备忘录》。项目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启动北斗卫星在非洲采矿、探测领域的应用。”

此外,金山大学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古人类与古生物进化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金山大学克拉克和库曼两位教授长期致力于加强南中两国古人类和旧石器考古方面的合作,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杨燕说:“长期以来学者们认为,中国境内存在的最早的人属成员是直立人。克拉克教授通过对发现于陕西的蓝田人和湖北的建始人化石的研究,认为这些化石应该属于能人。这是首次提出中国存在更为古老的能人化石。库曼教授通过对在丹江口库区发现的旧石器标本的研究,确认中国存在以手斧为代表的阿舍利技术,并认为这一技术传统是从欧亚大陆西部传入到中国的。这一结论丰富了我们对早期人类迁徙、扩散以及技术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的认识。”

杨燕表示,金山大学与中国科技界的合作并不仅限于学界,合作伙伴也包括中国的科技企业。一些项目在当地得到了非常好的社会评价。

杨燕指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金山大学和华为联合培养南部非洲以及非洲其他地区信息通讯技术、云计算工程师。这个项目得到了社会非常好的评价。北京同仁堂也与金山大学健康医学学部以及科学学部积极磋商建立中非传统医药联合研究中心项目。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金山大学与中国的合作能在更多的科技合作领域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杨燕表示,目前很多中国高校与科研机构,甚至地方政府相关机构来南非访问,都会把访问金山大学作为行程中的重要一站。她表示,这样的访问与交流也让金山大学的学者有机会全面了解中国,也因此有更多的南非学者对中国同行进行回访,极大地促进了金山大学与中国同行之间的交流,并为建立更深层次的合作提供了机遇。

(责编:王吉全)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