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8日表示,要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构建全社会参与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大格局。
赵大程是在司法部、中国法学会等单位于深圳举办的中国法治论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专题论坛上作出上述表述的。他指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素和内生动力。要深入开展以案释法,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案例库建设,组织开展案例征集发布工作,把热点案事件依法处理的过程变成全民普法公开课。
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强调,推动执法、司法人员遵法守法是法治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要通过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在宪法法律实施中满足人们对于安全、正义和秩序的需要,提高行政和司法机关的公信力,发挥示范效应,树立法律威信,使广大人民群众尊崇信赖法治。
“此次修改宪法通过增加宪法宣誓制度等方式,为建立宪法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制度基础。要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宪法文化建设的成果,以宪法文化建设为契机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莫纪宏说。
司法部研究室研究员洪英表示,要切实加强对宪法法律实施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合宪性审查工作体制机制,纠正违宪违法行为,确保宪法和法律得到遵守和执行,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推动形成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法治文化。
据介绍,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各地正加快打造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等阵地。截至目前,全国已有法治文化公园3500多个、广场1.2万多个、长廊3.4万多个。(记者 丁小溪)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