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长立:“阳光大姐”的领头雁(先锋足印)
今年全国两会前卓长立(左一)到社区养老中心调研。 |
山东济南,经十一路38号,找工作的中年妇女,都喜欢往这儿跑。这里是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大厅里,妇女们等候登记入职,楼上教室内座无虚席。为了眼前这热火朝天的景象,55岁的卓长立,风里雨里奋斗了15年。
衣着朴素,齐耳卷发,声音干脆利落,说起话来像连珠炮,卓长立有个“铁娘子”的绰号。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卓长立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3月8日那一幕,卓长立仍很兴奋。当天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卓长立向总书记汇报家政服务工作,“总书记的嘱托,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一定把家政行业做实做好!”
1992年,纺织工人卓长立下岗了。办下岗手续那天,她独自坐在厂区门前,不愿离去,感觉人生失去了方向。
卓长立不认命。她选择承包宾馆。个体经营,在当时是个饱受争议的营生。丈夫犯愁:“启动资金从哪来?两眼一抹黑怎么干?家庭怎么办?”一连串问题,抛到卓长立面前。
困难面前害怕,就不是卓长立,“女人同样能干好事业,我要主宰自己的命运!”东拼西凑借了十几万,她忙得像个陀螺,吃住基本在宾馆。12年奋斗,她让职工衣食无忧。
2000年前后,国企改制,大批职工下岗,济南市妇联创办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有着多年市场经营经验的卓长立,无疑是最合适的带头人。当时,她的生活已经富足稳定,放弃宾馆、从头再来,图啥?
“我下岗过,尝过其中的苦。办‘阳光大姐’,是党政所急、妇女所需,我是党员,必须站出来。”2003年,她接手“阳光大姐”,个中艰辛远甚于打理宾馆,她把苦嚼碎了往肚子里咽,用笑容温暖他人。
家政市场发展之初,由于缺乏行业规则,消费纠纷不断:用户不满意,服务人员委屈,陷入恶性循环。为破解难题,卓长立提出,“家政服务不再是简单的做饭、打扫卫生、看孩子,而是要形成以标准化为载体的系列家政服务产品。”
此言一出,有人摇头,“心比天高!”顶着巨大压力,她在全国率先引入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已扩展到1100项企业标准、9项山东省地方标准、5项国家标准,“土豆丝切多长、抹布怎么叠都有标准”,用户满意度由最初的70%上升到98%以上。为提升服务质量,卓长立格外注重员工培训,开展“保姆变人才”工程,创新方法,增强姐妹们的学习兴趣。
伴随着城镇化、老龄化加快和二孩政策的实施,社会对家政的需求日益增大,党的十九大又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家政服务在安置就业、乡村振兴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卓长立感到,“安置一个人,温暖两个家”,必须牢牢把握“阳光大姐”的前程。
由于学员大多来自农村,为让她们安心学习,卓长立给外地的安排住宿,住在济南郊区的学员她每天开车接送,风雨无阻。四五十里路,卓长立与姐妹聊家常、讲理念,建立了深厚情谊。如今,“阳光大姐”在济南30多个镇、村开办家政培训班,越来越多的村民成为“阳光大姐”。
《 人民日报 》( 2018年04月17日 17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