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需政府自我革命

刘世昕 卢义杰

2018年03月07日08:1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优化营商环境需政府自我革命

  “决不允许执法者吃拿卡要”,3月5日,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念到这句话时,人民大会堂里响起了掌声。

  这句话来自报告今年工作中的“深化放管服改革”章节。有细心的代表数了一下,这一章节只有325个字,却赢得了5次掌声。每一次掌声背后既有老百姓办事、企业营商的痛点,也有政府自我革命的决心亮点。

  与5次掌声相呼应的是,在代表审议和委员讨论中,营商环境成为高频话题。

  在审议中,有代表认为,“决不允许执法者吃拿卡要”这样的表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接地气。事实上,围绕这个痛点,国务院过去5年推行了以“随机抽取被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为核心的监管改革。类似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接地气的表述,李克强总理此前不止一次提到,他告诫,执法者不能再看谁不顺眼就去检查。

  过去5年,各级政府有了“有权也不能任性”的紧箍,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削减,商事制度改革、企业开办时间缩短了1/3,“只跑一次”的办事模式被普遍推行。不过,从世界银行2017年年底发布的《2018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来看,中国营商环境的排名并未大幅提升,甚至落后于亚太地区的其他经济体。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胡卫仔细研究了这份报告,他说,近年来我国推行的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在时间、程序和成本节约、监管制度等方面发力,总体评价较好,但仍有一些敏感领域和环节改革并未触及,政策的透明度还不足。

  胡卫委员进一步分析说,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性的环境,除了基础设施的可得性外,更强调企业开办、运营、关闭和市场维护全流程的便利化。我国的营商环境改革实践,碎片化的问题还比较严重。

  营商环境除了世界银行报告中提及的全流程便利性指标外,在我国还有更丰富的内涵,比如对企业家的尊重、产权的保护、对中小微企业的帮扶,甚至是地方政府的诚信等。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是全国政协的老委员,此前他在经济界别,而这一届他转至全国工商联界别。几天的讨论中,他发现来自工商联的委员都比较关注营商环境,尤其是民营企业家身份的委员。

  在民营企业家看来,好的营商环境就是各市场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钱颖一说,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产权保护的相关文件也有,这些文件都非常好,真正落实了就能打造好的营商环境。

  钱颖一说,近期有多地都出现了企业家因为营商环境“喊话”政府的事件,足以引起高度重视。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工商联主席、金发科技董事长袁志敏说,民营企业是中国数量最多、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但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经营成本、融资等方面依然面临不平等的境遇。他建议,要进一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增强企业家信心。

  在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兆安看来,政府职能转变越到位,营商环境才越优化。

  张兆安同时表示,当前在营商环境方面还存在企业开办登记便利度不高、政府部门内部之间衔接不畅、政企沟通缺乏畅通渠道、市场监管难以适应新经济发展、企业诚信管理亟须加强、企业退出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

  在张兆安看来,在“双创”大潮涌起的当下,政府有些监管理念和管理模式已经滞后,无法适应新经济发展特点,这些问题都急需开出药方。例如,可以通过“互联网+”监管模式,实现在线即时监测,提高监管效率。通过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与第三方征信平台合作、拓宽公众舆论监督渠道等方式,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企业共同参与监督的格局。

  代表委员热议营商环境,各层级部门也在密集回应。

  在上海团的开放日,营商环境成了绕不开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介绍说,自2016年4月上海自贸区启动“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以来,116项改革任务成效明显,其中已进行了57项改革,有效降低了准入门槛,释放了市场活力。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真正做到“能减就减、能合则合”,全力跑出自贸区速度。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市长应勇则承诺,上海市要通过组建大数据中心,推动以政府部门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向以用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变。要建成“上海政务一网通办”的总门户,对社会市场主体和公民的服务事项,逐步实现一网受理、全网协同、全市通办,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3月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是今年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国家发改委将会同商务部制定全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最大程度实现准入环节的便利化。

  对于代表委员高度关注的产权保护问题,宁吉喆说,政府要严守承诺,不能“新官不理旧账”,不能对企业不公平对待,不能搞地方保护,要保障不同所有制企业在资质许可、政府采购、科技项目、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公平待遇,坚决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

  宁吉喆透露,多个部门正抓紧建立营商环境的评价机制,制定相关评价指标和办法,推动各地由过去的争资金、争项目向争创优质营商环境转变。同时加快建立以信用承诺、信用公示为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

  本报北京3月6日电

(责编:袁勃)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