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党员论坛

2018年02月06日04:3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学习岂能图排名

  湖南桃江  朱金良

  “每个党员,每天都要关注手机上的党的十九大学习APP公众号,春节前每人必须完成360学分。”这是某县给基层党组织定的硬性指标,完成不了,直接在党建及年度绩效考核中扣分。此举缘于该县在全省学习平台积分排名严重靠后,领导觉得脸上无光,为奋起直追,迎头赶上,有关部门煞费苦心,发相关信息辅导党员学习“技巧”:点开相关学习页面后停留30秒至1分钟刚好达到计分时限,立即退出进入下一个学习页面,多快好省赚足学分。

  党的十九大精神博大精深,手机平台上“快餐式”的学习,怎能让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种只图积分、点开即退、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学习方式,只会让党员的学习沦为囫囵吞枣,不得要领。

  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学促干、学用结合。与其搞这些形式主义的“排名”式学习,不如将党的十九大精神摘其要义,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进工厂、进乡村、进学校,以通俗易懂语言向党员、群众宣讲。

  

  “过多请示”也是官僚主义

  山东潍坊  李大远

  一次业务培训,一位专家说了这么一句话:“工作中,你要想让一件事干不成,就多向领导请示。”此话乍听似有失偏颇,但现实针对性很强。

  我们常说“谁分管,谁负责”,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往往变成了“不管谁分管,都让上级负责”。一些干部对明明是属于自己权限内应设法解决的工作,非要拿到领导那里,既增加了领导的工作量,也拉低了机关的工作效率。表面看似尊重领导,个人也忙得团团转,事实上工作在他这里只是过了过手、走了走流程,既没有察实情、出实招,也没有办实事、得实效,最终还被群众视为办事拖沓,敷衍塞责,让领导背了“锅”。

  一般情况下,多请示、勤汇报是保持上下级工作信息通畅的重要举措,但并不需要事事请示、时时汇报。一味“多请示”“勤汇报”,实际是不敢担当、缺乏落实、推卸责任、做表面功夫的官僚主义表现。“为官避事平生耻”,党员干部对自己责任范围内的事,要敢于揽事、敢于决策、敢于拍板。做不到,就是不称职,甚至该问责了。


  《 人民日报 》( 2018年02月06日 18 版)
(责编:王仁宏、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