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17认证认可智库对话活动现场
人民网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 孙博洋)19日,“2017年认证认可智库对话”活动在京举行。来自政、产、学、研各界专家共同探讨了认证认可助力质量提升的路径和方法。
据悉,此次智库对话是由国家认监委研究所主办。会上,国家认监委副主任董乐群出席并致辞。来自清华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航空综合研究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关负责人、专家出席活动并发表演讲。
国家认监委副主任董乐群致辞
国家认监委副主任董乐群围绕在质量提升行动中的行动和成效、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认证认可工作的新要求以及智库在认证认可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致辞。她指出,党的十九大站在新时代、新征程这样的历史高度,对质量工作做出了一系列的新论断、新战略、新部署,特别是为认证认可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认证认可工作亟需在五个方面抓紧破题。一是要在提升供给体系质量上破题,聚焦认证认可主要矛盾,认真分析现状,在高端品质认证、打造国际品牌、开启中小企业质量援助方面提供支持,推出原创认证制度,由跟跑为主向并跑和领跑上转变。二是要在促进质量提升上破题,找到认证认可促进质量提升的关键点、着力点和推动力,增强质量提升的有效性。三是要在推进质量变革上破题,着眼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进一步发挥认证认可在现代治理中的作用,扎实推动认证认可制度体系、体制机制、监管模式的创新。四是要在显著增强经济质量优势上破题,进一步研究认证认可在宏观、中观、微观各个维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系统认识认证认可对促进质量提升的推进作用。五是要在推进国家质量技术设施发展上破题,要积极研究应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与标准、计量协同发展,促进NQI一体化、智能化发展,提升NQI整体效能和社会各方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获得感。
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院士发言
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院士在谈及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要求时表示,十九大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现代化经济体系,具体表现为高质量的经济发展、高效益的经济水平、中高速的经济增速、高水平的农村发展、更平衡的地区发展格局等特征,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面临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处于价值链低端、生产经营效率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问题突出等诸多挑战,亟需加强产业技术基础,特别是质量技术基础和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发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表示,认证认可应在推动生产过程的文明化、和谐化,推动实现平衡发展,推动建立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方面有所作为,为此,应进一步提高对认证认可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包括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力杠杆等,同时,开展更多的强制性认证工作,加强认证认可能力建设,加强政府对认证认可公共产品的供给。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发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在谈及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时表示,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是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也是我们质量强国建设的过程,在质量强国建设中,认证认可工作任重道远、责任重大。具体来讲,要从有效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再造国家质量形象、制定质量变革国家战略、开展质量变革全民行动、进一步发挥认证认可作用、提升认证认可智能化水平等六个方面入手。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中国西部质量研究院执行院长高建民发言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中国西部质量研究院执行院长高建民在谈及质量变革与认证认可创新时表示,我国正面临现代质量概念、产业模式与技术、思想和理念的变革,人们意识到认证不仅仅是简单的合格评定,认证过程应是一个帮助企业的过程,是一个实现企业质量进步的循环过程。未来认证机构应担当起为企业进行咨询诊断的职责,以此推动企业发展,这对我国广大企业,尤其对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而言尤为重要。
中国航空综合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蒋家东发言
中国航空综合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蒋家东在谈及认证认可工作面临的新机遇、新矛盾和新挑战时表示,保安全和促发展、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大质量宽认证和小质检将成为认证认可发展的主要矛盾,国际贸易环境深刻变化、新兴技术和不成熟技术快速发展应用、国际国内公众的希望和监管压力风险将成为认证认可发展的主要风险。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梅发言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梅谈到电网企业质量技术基础建设与展望时指出,要制定质量技术基础建设规划,构建技术基础协同共建机制,建设质量技术基础的资源信息平台,培养质量技术基础领军人才队伍,并加大质量技术基础建设资金投入,升级行业质量管理体系。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副主任曾广峰发言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副主任曾广峰在谈到认证机构如何贯彻十九大精神,开展提质增效行动时提出,要从解决发展不平衡的角度入手,通过国推自愿认证、机构自愿认证、体系升级版,推进国际认证标准,同时采用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来引导高标准要求,积极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等多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国家认监委研究所所长刘宗德发言
国家认监委研究所所长刘宗德在谈及认证认可促进质量提升的困境与选择时表示,通过调查发现,获证企业普遍认同认证认可促进质量提升的作用,但规模越小的企业对认证认可的认同程度越低。认证认可对企业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改进企业管理等企业内部提升和增加顾客满意以及提升品牌形象等企业外部提升上。而在降低生产(质量)成本、有利于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等体现认证增值服务的作用方面还不够充分。这也反映出,认证认可工作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工作模式有待创新、人员素质有待加强,提升质量和效益应该是认证认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据了解,“认证认可智库对话”是国家认监委研究所着力打造的汇聚各方智慧、激发思想火花、拓展工作思路,推进行业智库建设的重要平台,是国家认监委研究所建设国家层面从事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一流智库的重要形式。
在对话活动中,来自北汽福田、海尔、云南白药、安徽古井集团、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江苏大全集团的相关专家从企业实践的角度分享了认证认可助力质量提升的案例。据悉,本次活动中还举办了国家认监委研究所研究成果展览。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