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热爱这片土地,创作才会有根(众说十九大)

——访作曲家叶小钢

本报记者 王 珏
2017年12月18日05:2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交响乐起,竹笛、琵琶、埙等民族乐器加入,在中西对话的韵味中,叶小钢的第五交响乐《鲁迅》近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叶小钢坦言,写《鲁迅》是他的夙愿,“黯淡时空中,鲁迅是心中永不灭熄之烛照,他不仅昭示生命意义,也让芸芸众生深谙人世间深藏不露的教义。写作《鲁迅》音乐,也让我再次深受人类思想与精神之洗礼。”将“鲁迅的世界”化为“世界的鲁迅”,让更多的人听到中华民族的声音,叶小钢的交响乐作品透露着满满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叶小钢对此深有体会:“以前我们谈文化走出去总是显得缺乏自信,先是透过门缝儿看看外面的情况,再羞羞答答地走出去推介自己,这主要是我们对自身的文化价值认识不足。以音乐为例,我们总是感觉难以比肩西方音乐。这些年在欧美国家的多次演出,让我更加深刻体会到,西方社会对中国当代音乐文化还是很关注的。比如在世界知名艺术节德国萨尔州艺术节中,我受邀参加重要场次的演出,除了举办两场《中国故事·大地之歌》专场音乐会、现场实况录音之外,德国乐团还对我的《临安七部》《拉姆拉错》《广东音乐组曲》等作品进行录音棚专业录音。又比如交响作品《喜马拉雅之光》,通过音乐的语言向世界介绍了西藏壮丽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等,令西方观众尤其是青年人知道,来自西藏的故事是中国故事中非常精彩的篇章。”

  “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鼓起勇气、增强自信,同时也必须强化文化软实力中的硬功夫。”叶小钢说,通过艺术语言传播的价值观和正能量,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中国不缺少生动的故事,而是缺少讲故事的能力。”就目前中国音乐现状而言,叶小钢认为,真正能被称为高峰的音乐作品不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国际水准的作品比较少,二是真正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不多。“一个是高大上不够,一个是接地气不足。接地气与高大上是相互促进的。对于音乐工作者来说,作品既要上接高端,也要注重下接地气,既要创作具有国际水准的高端艺术作品,也要时刻铭记为人民创作音乐。”叶小钢说。

  怎样用中国音乐讲好中国故事,传达中国好声音?怎样写出让老百姓满意、让全世界同行尊敬的作品?这是叶小钢思考最多的问题。

  “作曲家需要多在生活里‘泡’,从某种意义上说,好作品应该是用脚‘写’出来的。采风,包括对当地风土人情的熟悉,对当地民歌和乐器的熟悉,对于作曲家创作来说尤为重要。”叶小钢说。

  创作《鲁迅》,叶小钢曾多次探访鲁迅的足迹,从绍兴鲁迅故居到上海虹口,以及北京、上海、绍兴三地的鲁迅纪念馆。创作一部电影的音乐,叶小钢专程赶到广西体验民情。感受着那湿漉漉的空气,看见树叶一碰就往下掉水的场景,将那种水汪汪的东西、那种潮湿的感觉,化为作品和弦里的一抹韵味。创作《喜马拉雅之光》,叶小钢先后7次前往西藏,前往尼泊尔的蓝毗尼进行采风。

  “踏踏实实下基层与走马观花采采风就是不一样。文艺工作者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同火热生活保持密切联系,艺术之树才能常青。”叶小钢说,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音乐创作一方面有技术上的东西,另一方面也有感觉上的东西。这种感觉,也就是创作灵感,很多时候只能深入当地才能找得到。

  这些年,叶小钢到过全国很多省区市,从北方到南方,到基层考察、演出。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叶小钢始终在思考,什么是本真的艺术。所谓“本”,就是要有根。“艺术的根在哪里?在人民群众中间。而要掌握艺术的根,就需要不断学习:一是向书本学习、向民众学习;二是热爱脚下这片土地。热爱这片土地的艺术家,他们的创作、研究都是有根的。”

  作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说,他不仅要身体力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而且还要进一步发挥协会团结引领作用,鼓励和支持更多音乐家通过不断地接触基层、联系基层,创作出更多适合群众欣赏、易于被群众接受的音乐作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人民抒怀、为时代放歌,把中华民族优秀文艺推向国际舞台。


  《 人民日报 》( 2017年12月18日 04 版)
(责编:王吉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