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张激发地区合作发展共鸣

2017年11月17日12:43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中国主张激发地区合作发展共鸣

  新华社马尼拉11月16日电题:中国主张激发地区合作发展共鸣

  新华社记者耿学鹏 宋聃 董成文

  第31届东盟峰会和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日前落下帷幕。在密集的多边和双边外交活动中,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成为主旋律,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中国主张广获认同。

  这一主张源于中国智慧,契合时代和地区发展脉搏,描绘出各国携手前行的美好愿景,激发起同频共振、同声相应的合作共鸣。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倡议打造平等协商、广泛参与、普遍受益的区域合作框架,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这些主张体现在本次系列会议的多项行动宣言、文件和声明中,反映出通过对话合作寻求地区共同利益,促进东亚和平、稳定与繁荣已经成为各方共识。

  中国主张之所以能够凝聚广泛共识,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这一理念顺应了世界和地区形势的最新变化,反映出各方利益深度交融的现实。正如东盟主席国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所说,如今已经不再是国家事务与地区共同目标相互冲突的时代。

  同时,地区内有发达经济体,也有不少发展中国家,构建合作共赢、相互尊重的新型国际关系有利于各国取长补短、携手并进,促进共同发展。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政策,提倡求同存异、聚同化异,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分歧和争端。

  在与东盟发展关系过程中,中国始终尊重和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支持东盟在国际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也与东盟在过去50年形成的相互尊重、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的“东盟方式”彼此契合。正是本着这样的原则,中国与东盟各国寻求化解矛盾与分歧,为合作清扫障碍,继而营造更加广阔的合作前景。

  中国的努力得到各方积极响应。本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和东盟国家宣布启动“南海行为准则”案文磋商,成为南海迈向和平、友谊、合作之海的新起点。面对媒体就南海问题的追问,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回应:“中国是朋友,是患难见真情的朋友。”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寻求包容、普惠,秉持正确义利观,扩大同各国的利益汇合点。

  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多边外交活动中,中国既宣介新型国际关系理念,也积极寻求与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主张。

  从中国与东盟发展战略对接,提出制订“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到“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深化经贸、金融、基础设施、规制、人员等领域全面合作……正如民间智库菲律宾综合发展研究院主席乔治·李所说,中国倡导的新型国际关系与强加于人的“强权模式”截然不同,而是寻求各方协商合作,而且这一主张已从探讨延伸到实践。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中国主张,彰显中国作为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使命担当,展现出中国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创美好未来的天下情怀,必将在地区和全球范围内激发起更广泛共鸣,汇聚起更澎湃的力量,为地区和平繁荣、人类发展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编:朱小羽(实习生)、申亚欣)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