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长:教育改革进入“全面施工内部装修”阶段

蔡继乐

2017年10月20日08:09  来源:中国教育报
 
原标题: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教育改革进入“全面施工内部装修”阶段

  本报北京10月19日讯(记者 蔡继乐)今天下午,十九大中央国家机关代表团会议讨论向中外记者开放。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发言中表示,我国教育体制“四梁八柱”的改革方案基本建立,教育改革进入“全面施工内部装修”阶段。

  陈宝生指出,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两个重大的战略判断: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二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十八大以来的5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回顾这5年,我们走过的历程波澜壮阔,与每一个中国人息息相关。

  陈宝生在发言中介绍了教育战线5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一是教育总体水平已经进入世界中上行列。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7.4%,与5年前相比提高了12.9个百分点,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净入学率99.9%,初中毛入学率104%,巩固率93.4%,超过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其中小学和初中的水平超过了高收入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2.7%,比5年前提高了12.7个百分点。

  二是教育的质量明显提高。从人力资源增量来看,5年培养了3400多万普通高校毕业生,培养了3000多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两项加起来6500多万。国家科技三大奖高校获奖占比稳居60%以上。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排名这5年逐年上升。

  三是教育发展的条件有了历史性的改变。2012年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第一次达到4%后,一直稳定在这个水平上。2016年全国教育投入3.89万亿元,其中3万亿元以上是各地财政的投入。全国中小学宽带接入率5年前不到25%,今年90%以上的学校包括边远贫困地区学校都接入了宽带,教育信息化成就突出。

  四是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目前共有205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我国学习,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留学生目的国。孔子学院建设速度加快,5年在140个国家建成孔子学院512所、孔子课堂1000多个,促进了中外人文交流。3年学成归国的留学生在40万以上。

  五是教育改革全面深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已经在上海和浙江试点,经评估取得了成功,今年还有4个省份开始试点,到2020年,新的高考改革制度将全面实行。这次高考制度改革是1977年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难度最艰巨的一次改革,进展顺利。教育其他方面的改革,包括“放管服”、现代教育制度、大学章程、民办教育等都出台了一些规定,可以说,教育体制“四梁八柱”的改革方案基本建立,教育改革进入“全面施工内部装修”阶段。

  陈宝生说,5年来的教育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教育变革是深层次的、历史性的,这是一个客观准确科学的战略判断。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今后教育发展的任务就是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享受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陈宝生最后强调,接下来我们会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承担起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全面落实教育方针,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责编:袁勃)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