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10月17日电(记者骆晓飞、邓万里)10月16日,我国西北地区首条高速公路螺旋隧道——卧龙沟一号隧道全线贯通,标志着高速公路螺旋隧道施工技术首次在我国高寒、高海拔地区运用成功。
卧龙沟一号隧道地处青海甘肃两省交界的大力加山脉的卧龙沟段,全长2620米,施工海拔在3100米左右,是大循高速公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之一,于2014年8月开工建设。
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卧龙沟一号隧道地形高差起伏大、沟谷纵横狭长,按照常规公路布线,线路纵坡将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为保证公路平缓前进,路线设计采用半径700米螺旋展线,将路线标高原地抬高约120米。隧道纵坡为2.2%的单面坡,进出口高差58米。隧道建筑限界宽10.25米,高5.0米,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
“形象地说,螺旋隧道就如同在山体中挖掘出一个坡度很小的旋转滑梯。由于地形等方面的原因,螺旋隧道的设计和施工都更为复杂,施工强度是同等长度直线隧道施工的两倍以上。”上述负责人说。
据了解,大循高速公路是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连接省外的重要通道。高速公路建成后,当地群众外出将彻底告别滚石路段多、冬季山路结冰等交通风险,并将青海循化至甘肃临夏间的通行时间由原来的3小时缩减为1小时。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