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中山:“逼”民奔富的产业书记

新华社记者 姜伟超

2017年10月13日00:18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胡中山:“逼”民奔富的产业书记

  新华社兰州10月12日电 题:胡中山:“逼”民奔富的产业书记

 

  在古浪县黄花滩镇黄花滩村的家中,胡中山(右一)和妻子(左一)陪孙子玩耍(9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在腾格里沙漠南缘,有一个叫黄花滩的地方。这块占地280平方公里的戈壁滩地属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昔日荒草稀零,现如今却成为扶贫搬迁移民致富的新家园,一排排日光温室,像一座座沙舟,整齐排布。这些日光温室是为即将搬迁至此的贫困户准备的“礼物”。喜迁新居的同时,贫困户将拥有发展产业的新引擎。

  负责沙海筑“舟”的人是党的十九大代表、黄花滩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社党委书记胡中山。胡中山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方式与众不同。别人是“带”字优先,他是“逼”字当头,逼村民,更逼自己。

  时间追溯到20多年前。1993年,胡中山被选为古浪县井泉乡夹山岭村党支部书记。夹山岭村山大沟深,一方土地难养一方人。乡亲们搬的搬、走的走,最后只剩下100多户人家。

  在古浪县西靖镇为民新村社区千亩日光温室示范点,胡中山向种植户介绍种植技术及要点(9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胡中山决定带领全村搬到黄花滩打井开荒,闯出一片新天地。长期封闭的生活让村民们缩手缩脚。在做通了多数人的工作后,胡中山给仍犹豫不决的9户困难户每家打了张1万元的欠条,承诺搬下山3年生活好不起来,个人砸锅卖铁也给每户赔偿1万元损失。胡中山卖掉自家全部值钱的东西,带领村民打井修渠、整地架电,当年修建日光温室37座,转年每座收入1万元以上。

  从此,夹山岭村没了,黄花滩上多了个黄花滩村。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胡钟山带领村民搬迁致富的事迹传遍了十里八乡,政府也给了他更大的施展空间。黄花滩村一开始有7个村民小组,随着不断有搬迁移民加入,目前已发展到18个。

  长期贫困让当地一些群众有“饭到口、钱到手”的思想,急于改善生活。对此,胡中山坚决反对。

  有一年,上级有关部门给黄花滩村困难户帮扶了一批扶贫羊,有一户领了24只。第二天,胡中山去一看少了一只。“怎么少了一只?”“娃娃好些日子没见油水了。我实在……就……咳!”这家的男人苦着脸说。

  过了些日子,胡中山又去,一数只剩了8只,顿时眉毛竖了起来。这名村民一脸愧色地道出了原因,娃娃上学,媳妇生病,实在没钱,就卖了几只羊。对穷日子感同身受的胡中山拉着这名群众的手长叹了一口气。

  在古浪县黄花滩镇黄花滩村,胡中山(右)走入农户养殖圈舍了解肉羊养殖情况(9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羊是致富的本钱,这样卖下去只能解一时之难,最终还是在穷窝里打转转。胡中山个人出钱给这户群众盖了3间草料房,又买回了15只母羊,条件只有一个:所有大羊和羊娃子的“进出”都必须经过胡中山同意。两年过去,这户群众的羊存栏达到120只,现在已经是村里的养羊大户,存栏量上千只。

  2010年前后当地大力推进妇女小额贷款助农增收。胡中山抓住时机,动员全村600多户贷款2000多万元,准备在全村建设养殖园区的基础上搞规模化养殖,掌握市场主动权。但有些群众家里娃娃到了娶媳妇的当口,瞅着手里的钱心里生了修房子的想法。

  “钱要用在发展上,日子富了还怕娶不上媳妇吗?”胡中山发现这个苗头,当即召开村民大会,做通村民工作,把妇小贷的银行折子收到村委统一管理。“你管密码,我管折子,要买羊、要种大棚花多少钱你说,我跟上你取,干别的不行。”

  村里有17户不同意,还是想拿贷款的钱修房、买车。在反复做工作无效后,胡中山硬是黑着脸、顶着压力,逼着这17户把贷款退回了银行。“现在看来是钱,乱花了就是债。”

  在胡中山的“逼迫”下,全村不但2年后按时把2000多万元妇小贷全部还清,还赚了3万只存栏羊。

  产业要发展,产业链的完善必不可少。胡中山又通过借贷资金,于2011年创建了黄花滩众兴种羊场。当时适逢国家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他抢抓政策机遇,采取大户担保、多户联保等方式,为困难群众联系贷款,并协调争取项目资金200万元,为贫困户赊购275万元的红砖、水泥、钢材,解决了他们的建棚困难。

  在胡中山的“精打细算”下,如今的黄花滩村已发展养殖暖棚2720座、日光温室176亩、经济林600多亩,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家庭比比皆是。

  在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社,胡中山(左二)和同事边走边商量日光温室建设中遇到的问题(9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为加快移民区产业培育,当地政府2013年批准成立黄花滩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社,覆盖2个乡镇的10个移民村,胡中山担任合作社的党委书记。胡中山毫不迟疑地交出黄花滩村党支部书记的接力棒,挑起了6万余名扶贫移民的脱贫重任。

  4年时间,荒芜的黄花滩上建起了3700多座养殖暖棚、4300多座蔬菜大棚,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已投入生产的大棚每座平均年收益3万元以上,“下得来、稳得住、能致富”的口号变成了现实。

  “人活着就要有点价值。我在老百姓眼里值多少钱?这个追问就是我前进的动力。”胡中山说。

(责编:冯粒、袁勃)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