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 题:给干部作风套上“紧箍” 让百姓深刻感受“获得”——5年来中央八项规定“落地生根”见成效
新华社记者
规矩严了,吃喝少了,跑腿勤了,群众办事更方便了……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吹响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改进作风的响亮号角。5年来,八项规定迅速落地生根,引领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会风气更加清朗,让百姓真切赢得了“八项规定”的获得感。
中央政治局制定八项规定后,各地也纷纷出台细则。安徽就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的6个方面30条具体要求,大到全省性的会议时间,小到标语横幅悬挂等等。通过立规承诺,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环紧着一环拧。5年来,八项规定在全国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村民陈泽平说,大湾村现在不仅面貌一新,而且“干部们上门服务越来越勤,办事效率越来越高”。
在四川成都,八项规定的落地生效也让很多市民切实感受到了变化。成都成华区的沙河廊桥酒店曾是有名的高档消费场所,四周环境优美,一到饭点,停车场里不乏公务车身影。“过去我们看在眼里,气在心上,骂在嘴边。”一位正在遛弯儿的市民告诉记者:八项规定出台后,政府把这个地方给了老百姓,她现在每天都来这散步,呼吸着河边的清新空气。
八项规定给干部作风套上了“紧箍”,让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家住合肥的退休干部盛大全是安徽省纪委聘请的党风党纪监督员,在他眼里,八项规定带来了党风政风的转折性变化:迎来送往少了,下基层多了;务虚的形式主义少了,真抓实干的任务重了。
盛大全说,作为党风党纪监督员,他很关注群众对干部作风的议论,“大家都觉得八项规定抓的好变化大”。
在浙江德清县雷甸村,记者见到村党总支书记沈卓勇时,他正带着几名村干部巡查“美丽乡村”建设。他说,八项规定落地,他最大感受就是接待和会议少了,干部有更多时间联系群众了。比如镇里的联村干部,以前一年难得见几回,现在每月都要走村入户。与群众了解沟通多了,就能为群众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不少企业和群众还反映,八项规定让干部多了“规矩”,给百姓办事添了便利。长春一家企业负责人坦言,过去经常被政府叫去开会,现在机关会少了,企业轻松多了。不少群众还反映,现在政府门好进了、事好办了,过去吃拿卡要那一套不管用了,百姓尊严感更强了。
八项规定落地5年来,各地都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作风建设成绩单。在广东,截至今年6月底,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87起,处理3645人。在安徽,2013年8月至2017年6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986起,处理10214人。
在八项规定推动下,不仅党风政风更加清明,社会风气也大为好转。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一直是民间陋习。在安徽、浙江等地,相继出台了严令党员干部婚丧嫁娶收受红包礼金的规定,并以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推动移风易俗在地方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八项规定让所有党员干部从以往司空见惯的旧常态中走出来,逐步适应新的常态,养成新的习惯。”安徽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颍洲认为,八项规定是对党员干部作风的重塑,也是对党的向心力、凝聚力的重振。
八项规定落地成效有目共睹,陈颍洲认为,作风建设仍盼持之以恒“不松劲”,让“不想腐”成为内在自觉。(执笔记者:杨玉华;参与采写:陈诺、吴光于、毛一竹、岳德亮、刘硕、白靖利)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