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柱:中国已是世界命案发案率最低国家之一

2017年09月20日23:28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9月20日电(记者赵恩泽)“2016年,我国每10万人中发生命案0.62起,是世界上命案发案率最低国家之一,”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孟建柱表示。昨日上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孟建柱出席并讲话。

孟建柱说,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社会大局持续稳定。2016年,我国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比2012年下降43%,重特大交通事故下降56%,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从2012年的87.55%上升到2016年的91.99%。在国际上乱局交织、局部冲突和动荡不断、恐怖袭击和个人极端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我国作为一个有着13亿人口,幅员辽阔的发展大国,能够保持这样的局面很不容易。

孟建柱表示,当前全球治理体系深度调整,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关键时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居安思危。

经济风险容易向社会领域传导,给社会治理增加了新难度。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外环境比较复杂。目前,金融等领域风险增大,资本证券市场、银行业金融机构等经济犯罪专业性、隐蔽性强,传销、非法集资等涉众型、风险型经济案件频发,而金融监管相对滞后,易引发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我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也给社会治理提出新课题。当今社会越来越开放多样,在增加发展活力的同时,也给社会治理带来新问题。随着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协调利益关系、解决利益矛盾的难度加大;随着就业方式、生活方式多样性,社会自组织日益活跃,原有社会规范和管理手段逐渐弱化;随着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快流动,跨区域、跨国境犯罪增多,动态化、组织化、专业化、智能化特点凸显。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也为社会治理增添变量。目前,各类犯罪加速向网络蔓延、产业化、链条化特点明显;我国互联网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基础设施、信息数据安全防护弱;新技术新业态快速发展,容易产生监控盲区和溯源死角。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社会治理也提出新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求发展、要公平、想参与的愿望增强,期盼社会治理更开放、更透明,对完善社会治理制度机制提出新要求;对公共安全有更高标准,不仅期盼人身、财产安全,而且期盼信息、环境安全,对提高公共安全保障水平提出新要求;对高品质、高效率的公共服务需求增长,期盼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对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提出新要求。

孟建柱表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社会治理理念、机制、方法还存在不少不适应。要进一步提升理念、完善机制、创新方法,推动社会治理迈上新台阶。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要善于把我们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政治主导作用,形成联动融合、集约高效的社会治理格局。在党的领导下,统筹政府、市场、社会力量,打造权责统一、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命运共同体,增强社会治理整体性、协调性。

孟建柱要求,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合理确定上级部门、基层单位职能,该由上级部门承担的任务,不简单压给基层。上级部门要发挥信息资源集中优秀,强化信息研判预警、政策制定完善、应急指挥服务等职能,实现信息资源从由下向上汇聚为主向由上向下推送为主转变,更好服务基层。完善上下联动机制,做到哪一层级组织指挥最高效就由哪一层级指挥处置,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责编:冯粒、申亚欣)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