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谈
2017年09月12日05:1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
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 |
![]() |
电影《活着》《霸王别姬》编剧芦苇 |
陕北,是我绘画创作的重点地域。我走了毛主席转战陕北的路线,包括战时住过的很多村子和农家。
1958年开始工作后,我已经深入陕北100多次,走过26个县,30多年春节在陕北度过。有的朋友从5岁到现在60多岁,与我交了一辈子朋友。我花了12年工夫,创作了长卷《黄土地的主人》,分12段,总长100米、高2.1米,全部描绘劳动人民的生活,表现人民,报答人民。
陕北人民住窑洞冬暖夏凉,穿山羊皮袄不受冷冻,扎羊肚子手巾英武豪迈,他们淳朴乐观坚强豪放的性格深深影响了我,陕北人民的许多人和事感动着我,看不够,画不完。陕北特有的文化元素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它们继承了光荣传统,保持了优良本色,值得我们自信、自豪。
——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
“生于斯,长于斯”,吃一方水土、粮食,陕西文化于我是流在血脉里的乡土养育。
《活着》小说其实讲的是江南的故事,但我和张艺谋把它移植成了带着关中乡土意味的电影,其中很多场景就是在陕西拍的,作品非常成熟、饱满和深刻,把陕西人的一部分力量表达了出来。
陕西文化在本质上是大俗大雅,它在雅和俗这两方面都做到了极致,这是它本身的生命力。我跟陕西的情感很深,也希望把自己的生命体验融进陕西的文化当中。我的梦想是在有生之年,能把陕西文化的魅力通过银幕展现出来,让它能够行之于世。
——电影《活着》《霸王别姬》编剧芦苇
《 人民日报 》( 2017年09月12日 12 版)
(责编: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