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漫步广西南宁街头,融合东盟传统风格的地标建筑拔地而起,各种“东盟元素”尽扑眼底。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9月12日—15日在南宁举行。
南宁市官方6日称,由中国—东盟博览会促进形成的“南宁渠道”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平台。目前,在南宁设立总领事馆的东盟国家达6个,国际友城达21个。南宁已发展成为东盟进出口产品的“中转站”和“生产基地”。
南宁是中国距离东盟最近的省会城市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节点城市。南宁近海、近边、沿江,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自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在南宁举办。
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13年来,共有63位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2700多位部长级以上(包含部长级)贵宾出席展会,并成功举办了177个高层论坛。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达成《南宁共识》、《南宁倡议》等多项共识,形成多个合作机制,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客商、政府与商界、双方政府高层之间搭建了经贸合作、交流沟通、会晤磋商的“南宁渠道”。
南宁市官方称,南宁市大力实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发展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开展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试点示范工作,突出平台支撑、交通支撑、产业支撑,着力提升“南宁渠道”影响力。
目前,南宁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凸显成效。南宁进入“地铁时代”,南昆客专开通运营,南宁火车东站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综合性交通枢纽之一。吴圩国际机场执飞航线达156条、通航城市100个,基本实现“东盟国家通”和“国内省会通”。
此外,南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成,以南宁为货运物流中枢的东盟—中欧国际列车公铁联运新通道开通。今年9月初,投资规模约100亿元人民币的新加坡(广西南宁)综合物流产业园项目在南宁综合保税区启动,南宁致力将其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合作示范项目。
目前,中国—东盟信息港信息通信枢纽已初具雏形。南宁·中关村双创示范基地揭牌短短一年,吸引49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领军企业签约入驻。南宁实际到位区外境内资金和实际利用外资连续5年居广西首位。
当地官方表示,南宁将全力服务“渝桂新”南向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和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争取中国—东盟联合大学落户南宁,积极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奠定坚实人文基础。(黄艳梅)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