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产业是“金矿” 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增至4.8亿

2017年09月07日07:56  来源:中国青年报
 

  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接近2.4亿。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增至4.8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全球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8月27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养老指数蓝皮书2017》指出:“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且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在各地区也是趋势愈发明显,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中国城市养老指数蓝皮书2017》指出:“每年我国养老金的支出都在增长,平均每年增长高达22.84%。养老金的支出远远大于收入,且支出增幅也远远高于收入增幅,这势必给国家财政带来严峻的挑战;从医疗保障制度上看,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

  此次发布会上同时举办了中国康养产业发展座谈会,来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科技部、民政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的多位专家围绕“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模式”与“城市养老的关键问题”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更光指出,全球人口发展趋势表明,人口老龄化将重塑21世纪的世界。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已成为共识,呈现出老年人口增长快、规模大,高龄、失能老人增长快等问题,社会负担加重,农村养老问题突出,老龄人口家庭空巢化、独居化趋势发展迅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家庭的保障功能持续弱化,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深刻影响正在呈现。

  我国社会养老水平总的来说比较低,经济不发达、欠发达地区的广大农村表现更为突出。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认为,农村老龄化问题比城市老龄化问题解决起来难度更大,却更加急迫,“我国农村近几年出现了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农业兼业化的现象,这关系到了农业的生产发展、农业现代化等重大问题;此外,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还可以兼顾到农村脱贫。”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陆百甫认为:“老龄化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我认为养老产业是一个‘大金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而且我国是边富边老,所以老人消费的前景大好,我们要通过发挥新消费的引领作用,促进我国养老产业转型升级,并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新需求。如果把养老事业仅仅看成是一项福利事业,那么我认为就看窄了,看偏了,也就看成负担了。”

  国家科技部调研室巡视员胥和平指出:“发展中国康养产业要走出‘把老人养起来’的这个思路误区,要把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和老年人的需求问题结合起来。从60岁到75岁,很多老人还有15年的能力释放期。如果把这些老年人的能力释放出来,那么养老的成本就会降低很多。”

  宋洪远认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促进我国康养产业的进步有十分巨大的潜在推动力。从需求角度来说,城市人口收入水平提高,消费需求旺盛,但是房价高、交通拥堵、空气质量变差的城市环境并不适合养老;从供给角度来说,乡村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在逐步完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也在提高,此外乡村的资源环境好,对老年人有着天然吸引力。记者 刘昶荣

(责编:王欣玥(实习生)、申亚欣)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