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项司法改革先行一步

打官司可扫二维码 办案子借力大数据

本报记者 丁 汀

2017年09月01日05:4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信不信,案件有了自己的电子身份证?

海南高院法官吴向东说,一审案件在全省法院立案伊始,审判管理系统会自动产生一个案件终身唯一识别码。该案进入二审、执行、再审程序,案件识别码始终不变。

这项新举措,无论对当事人还是律师却意味着大改变:想了解审判进展,从先“找人”变为先“扫码”,更透明公平,更方便快捷。

作为全国第一批司法改革试点法院,海南法院紧紧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一改革“牛鼻子”,完成了中央确定4个方面59项改革任务,为全国提供了好的改革样本。

法官“入额”

人均办案数涨八成

与法官“饭碗”休戚相关的员额制,是司法改革破题难点。海南法院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2015年2月,全省法院完成了首次员额法官选任;3月1日起,第一批入额的1116名法官走上岗位。人员分类管理,相应配套改革也随之推进。2017年,海南率先在全国兑现了干警工资、奖金、审判津补贴;完成全省法院法官职务套改后的首次入额法官单独职务序列等级晋升;成立法官权益保障委员会等。

一晃两年,首批入选员额制的法官有的退休了,有的岗位发生了变动。2017年6月,海南法院适时启动第二次员额法官选任工作,让更多年轻同志有机会进入员额。

队伍的改革,也改出了效率。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办公室主任严献文表示,对比“司改”前的2014年,2016年在法官员额减少34.09%、受理案件数上升50.29%的情况下,人均办案数增长81.93%,结案率96.61%,位列全国法院第一。

类案参考

避免“同案不同判”

根据中央政法委要求,审判资源全部回归办案一线,明确院庭长办案指标。2017年上半年,全省法院院庭长主办审结案件32471件,同比上升56.69%,占同期结案总数的50.43%。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显现:“司改”后一些法官庭审驾驭、文书撰写、法律适用、群众工作能力不足;取消案件审批之后,院庭长对如何处理放权与管理的关系理解不透,监督管理不到位等。

改革中,海南法院抓住了谁审理、谁裁判、谁负责三个关键要素。

类案参考、专业法官会议、案件唯一识别二维码,被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誉为海南法院司法改革的三大创举。

《海南法院类案参考》共收录318个案例,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同案不同判”。

海南各法院成立了专业法官会议为办案提供业务咨询。讨论结果仅供主审法官、合议庭参考,审判责任由主审法官、合议庭承担。

2015年7月以后审结的所有案件,每份裁判文书都有一个二维码。这个审判管理系统中的“身份证”,倒逼法官更认真细致地办案。

海南高院院长董治良认为,要通过审判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法院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5年过渡期满后,海南法院不仅要基本完成改革方案里的每一项改革项目,建立起新的司法模式,还要推出至少一两个县市的典型,形成系统化的规范和制度。

问题导向

系统推进提高司法质效

司改两年来,全省法院收案量年均递增26%—27%,法官人均结案数2015年为112件、2016年达151件,为全国法院增幅最大的省份。案多人少、法官办案压力大,欠发达市县法院出现“进不了人、留不住人”的困境。

2016年11月,海南高院选派30名年轻法官,到基层法院挂职两年办案锻炼,缓解基层法院办案压力。

年轻法官经验不够怎么办?“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机制运行一年多以来,帮助我们年轻法官提升自身审判业务能力,判起案子来底气更足了。”海口中院民一庭的陈璐法官说。

海南法院主动拥抱大数据,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来解决案多人少、监管缺失、配套制度滞后等问题。

今年4月,量刑规范化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在海南15家法院试运行,法官办理量刑规范化案件的时间减少约50%。

今年内,将完成执行威慑、信用惩戒、减刑假释、量刑规范化等项目的网络联通、互联共享。

服务生态立省发展战略,海南省法院试行环境资源案件跨流域、区域提级集中管辖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归口审理。目前,已完成环境资源审判改革主体框架,解决了环境资源司法证据采信难题。

(责编:王政淇)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