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公布 确定每年11月1日为“深圳人才日”

陈立新

2017年08月25日07:25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公布 确定每年11月1日为“深圳人才日”

记者从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了解到,《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自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每年11月1日为“深圳人才日”。

长期以来,深圳人才工作的依据主要是各项人才政策,缺少一个较为全面、效力层级较高、可为统领的地方性法规。

条例共分为七章,总则和附则外,依次为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与流动、人才评价、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与保障。条例提出,扩大人才开放,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在人才引进与流动方面,条例提出,打破户籍、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比如,符合条件的人才可以直接申办入户,其配偶亦可入户;吸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优秀人才进入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经单位同意,可以携带科研项目和成果在深圳市范围内离岗创业。

在人才激励方面,条例提出,鼓励知识产权证券化,创新知识产权投融资产品,完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制度,促进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单位应当按照市人民政府发布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指引,制定本单位报酬和奖励制度或者与科研人员约定奖励和报酬;建立人才荣誉和奖励制度,由市、区人民政府对有重大贡献的各类人才授予荣誉称号,并给予奖励。

在人才服务与保障方面,条例提出,通过以租赁为主,租赁、出售、补贴相结合的方式提供人才安居保障;为人才入户、子女教育、配偶就业、医疗保健以及外国人才来华签证、居留等提供便利化服务,落实相关待遇;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侵权预防、预警和应对机制,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营造激励人才创新创业的公平竞争环境。

此外,条例提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可以开展人才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

(责编:窦少舸(实习生)、申亚欣)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