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安澜长江”“清洁长江”“绿色长江”“美丽长江”“文明长江”

武汉:划定沿江两岸用地控制区域

拟规定未来50—100年都不能开发,将发展空间预留给子孙后代

郑汝可

2017年08月24日05:22  来源:武汉晨报
 
原标题:武汉要划定沿江两岸用地控制区域

  长江日报记者郑汝可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需要创新举措,久久为功。23日下午,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一新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系统研究武汉市共抓长江大保护实施意见。

  “护一城净水、绘两江画廊、显三镇灵秀”,陈一新要求,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他提出,要以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以“四水共治”为突破口,以“五大保护行动”为载体,以创新“六大保护机制”为抓手,以“水”为倒逼机制,实施水岸同治,使长江武汉段成为安澜、清洁、绿色、美丽、文明长江的典范,使武汉成为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典范。

  共抓长江大保护,武汉如何创新而为?

  陈一新提出破题之策——武汉要划定沿江两岸用地控制区域,以地方立法形式固定下来,保护起来,拟规定未来50—100年都不能开发,将发展空间预留给子孙后代!

  “长江沿岸是武汉的发展宝地,共抓长江大保护,武汉要在全国带个头。”会上,陈一新掷地有声:我们要把当前的城市发展重点,放在做优城市存量上,提高单位面积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益,实现集聚集约集成集群发展。

  谋定而后动。陈一新部署开展“五大保护行动”:

  —— 建设“安澜长江”。重点要巩固完善综合防洪体系,全面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积极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强港口清理整合、非法码头和非法采砂治理,强化环境突发事件预防应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 建设“清洁长江”。重点要强力推进工业污染防治,坚决淘汰污染水环境的落后产能,坚决禁止新建高污染项目;严格处置城市污水,积极防控农村污染和船舶污染,实现全过程控污、全系统截污、全方位治污,确保污水不入江河湖泊。

  —— 建设“绿色长江”。重点要优化沿江产业布局,严禁在长江、汉江干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布局新建重化工园区和危化品码头,加快现有化工园区转型升级;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强化岸线资源保护。

  —— 建设“美丽长江”。重点要推进“大湖+”试点,加快推进东湖城市生态绿心规划建设,探索建设“城市水库”和“海绵城市”;划定沿江两岸用地控制线,留足未来发展空间。

  —— 建设“文明长江”。重点要传承弘扬长江文明,加快规划建设长江主轴和长江新城,积极申报建设国家级武汉长江新区。

  陈一新提出,要创新建立以生态补偿机制为重点的“六大保护机制”,从根本上破解“九龙治水”局面,共抓、共管、共享一江清水向东流。其中,重中之重是在今年试行建立奖罚分明的生态补偿机制,对市域内各区长江断面水质进行严格的常态化、信息化监测,以所属区的长江断面水质为考核依据,年终真兑现、真奖罚。

  会议研究成立武汉市长江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陈一新、市长万勇任组长,定期研究长江大保护的重大问题,下设办公室。陈一新透露,近期,武汉还将召开共抓长江大保护工作会议,更多创新举措将在会上进行部署。

(责编:冯粒、袁勃)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