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史诗”美术作品展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2017年08月10日16:32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海陵迁都》(尺寸:8×2.5m 主创画家:毕建勋)
《海陵迁都》(尺寸:8×2.5m 主创画家:毕建勋)

人民网北京8月10日电 (记者贾玥)记者今日从北京市文史研究馆获悉,历时5年多创作历程的北京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将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为首都观众提供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

作为世界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有着长达3000年的建城史和860余年的建都史。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里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涌现众多重要历史人物,对北京历史、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进程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历史上,对北京多有辞赋赞颂,少见图绘纪盛。鉴于此,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组织文史专家和书画名家,从2012年起开展北京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北京史诗》人物画、《北京神韵》山水画形式,宣传和用好北京历史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

据介绍,《北京史诗》人物画以“定都北京”为主题,从金、元、明、清和新中国选取10个与此有关的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了《海陵迁都》《营建大都》《通惠天下》《靖难之役》《德霈万邦》《躬耕藉田》《午门誓师》《御门听证》《山高水长》和《换了人间》等10幅作品。

《北京神韵》山水画以北京名胜北海、香山、长城、颐和园等为素材,创作了《燕蓟形胜图》《古都揽胜》《圆明神韵图》《南囿秋风》《颐和春色》《盛夏琼华》《香山秋韵》《雄关冬雪》《居庸雄关》《京西胜境》《通惠晨运图》《永定河盛景图》等10幅作品。

此外,描绘100年前北京历史风俗的《清末民初北京万象图》也将同时展出。这幅长14米、宽3.5米的巨幅画作,东携通惠河,西牵白云观,南起燕墩,北抵居庸关、燕山长城,再现了五四大游行等历史事件。

主创名家云集,包括著名画家杨力舟、王迎春夫妇,全国美展金奖得主苗再新、王颖生,蒋兆和艺术研究会会长马振声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赵建成等人。他们正处在创作高峰期,活跃在美术创作前沿,多为当代中国画的重要代表人物。

与一般题材美术作品不同,重大历史题材画作讲求对历史的真实还原。创作初期,戴逸、张妙弟、吴建雍、王岗等多位文史专家,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选出立意深远、主题宏大的历史事件,再经过严格考证,为画家提供准确的人物形象和相关历史故事等参考资料,就连场景涉及的服饰、兵器、辎重、车马的准确度等也“毫不含糊”。

“组织如此多的国内一流画家耗时三到五年时间,创作贯穿北京历史、尺幅巨大的人物画,构成宏伟壮丽的‘北京史诗’,这在北京美术史上是开创性的,在中国美术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赵雅君表示,此次展览对于深化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文化自信,促进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着积极作用。

8月25日起至9月1日,感兴趣的观众可通过现场领票、网上预约等方式,免费凭票在中国美术馆参观展览。

(责编:曾伟)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